600万元/亩!河南发文明确开发区标准体系,郑州都市圈区域这样办

19.05.2022  18:10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激励引导全省开发区集约节约发展,提高土地投入“性价比”,河南为全省开发区制定标准体系。

5月19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获悉,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实施河南省开发区标准体系及基准值(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省级设置开发区推荐性指标亩均投资强度为600万元/亩,亩均税收20万元/亩。

为开发区制定标准体系

明确2项推荐性指标、5项控制指标

记者了解到,建立开发区标准体系,是完善开发区工作体系、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为了激励引导全省开发区集约节约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水平。

“在学习借鉴国家和先进省份做法的基础上,我们研究起草了开发区标准体系。”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起草过程强化指标引领性,以亩均效益、绿色发展为导向,参考国家和浙江等发达地区指标体系,设置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2项推荐性指标,以及开发区新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建筑系数、能效水平等5项控制指标。

其中,河南省开发区推荐性指标及基准值明确,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600万元/亩,即开发区每亩土地上,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应达到600万;亩均税收20万元/亩。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则分行业给出了不同的标准,比如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基准值相对较高,基准值均≥300万元/亩;现代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基准值相对较低,其基准值为≥150万元/亩。

在亩均税收基准值方面,食品制造业亩均税收基准值≥21万元/亩;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2万元/亩。

为何不同的行业,指标有所区分?该负责人介绍,在基准值设置上,原则上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同时兼顾目标的可执行性,低于浙江等发达地区指标值。其中,对于优势行业领域项目、“两高”项目,严格准入标准,对标发达地区设置基准值;对于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行业领域项目,适当降低标准,以国家规定标准为参考设置基准值。

划分郑州都市圈、其他省辖市两大“阵营”

给出相应修正系数

记者注意到,除了按照行业区分之外,不同地域标准也有所不同。《通知》将全省开发区划分为郑州都市圈区域及其他省辖市区域两大“阵营”,其中郑州都市圈区域又再次进行细分,比如郑州、洛阳城区开发区修正系数为1;生态功能县(市)开发区修正系数则为0.5。

“此次标准体系,我们注重突出地区差异,强化分类指导。”该负责人介绍,充分考虑省内各地区开发区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方面的差异性,对全省开发区按照郑州都市圈、其他省辖市划分为两类区域,同时区分出城区开发区、县(市)开发区两档,而县(市)开发区又细分出优化开发县(市)开发区、重点发展县(市)开发区、生态功能县(市)开发区三个类别,在此基础上,使用不同的修正系数对指标基准值进行科学调整。“在开发区标准体系试行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各开发区实施和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完善。”

引导园区产业更新、盘活闲置用地

制定“达标方案”

省级标准体系建立后,下一步各开发区如何对标?

通知》明确,要严格落实开发区标准体系及基准值,指标低于基准值的开发区要制定达标提升方案,通过引导园区产业更新、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等方式,在规定时限内将相关指标值提升到基准值以上。对新入区项目,要全面对照开发区新建项目控制指标及基准值实施,项目选址要符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积极引导优质项目、高端要素向开发区集中,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可采用“一事一议”方式确定指标值。

“整合利用各类政策工具,实施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的差别化政策措施,推动开发区标准体系及基准值落实。对亩均效益、绿色发展水平高的开发区,在土地指标、能耗指标、环境容量等方面予以倾斜。”该负责人介绍,对达不到指标基准值的开发区,通过用地监管、阶梯电价、专项节能监察等手段,督促加大提升力度。

此外,建立开发区标准体系监测评估机制,利用省全生命周期土地利用监测监管系统、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等,对开发区发展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分析预警,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监测,每年通报评估结果。

(记者 段伟朵)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