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就诊有"潮汐性" 应未雨绸缪为"旺季"做准备
东方网4月5日消息:近日,一度“爆棚”的儿科就诊难有所缓解。申城四大儿科(市儿科医院、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与新华医院儿科)就诊平稳,日门急诊总量维持在3500至4000人次左右。
专家指出,儿科就诊有明显的“潮汐性”。在相对而言的儿科“淡季”,应采取有效措施未雨绸缪,为儿科“旺季”做好准备;从长远着眼,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应建章立制,为真正破解“儿科难”奠定基础。
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儿童医院门诊大厅,发现患儿确实不算太多。急诊内科叫号牌上大约有10余名患儿名字,一个抱着孩子的家长表示,大约等待一刻钟就能看病,等待区也有了空座位。
如今儿科看起来似乎正处“淡季”,医生却有话要讲。儿童医院门急诊管理办公室主任李锦康说,日门急诊3500人次,与目前的医生人力资源是匹配的,甚至已经饱和,“所谓的淡季,其实就是正常状态。”
谈起两个多月前门急诊大厅“爆棚”胜过“春运”的景象,大家仍“心有余悸”:高达8000余人次的日均门急诊量,患者动辄排队长达五六个小时,医生加班加点,8小时一个班经常延长到10小时、12小时,甚至到次日凌晨3时。
这不是一次例外的罕见的就诊大潮。儿科的看病难有显著的潮汐性,就诊高峰基本集中在每年7、8月与1、2月的呼吸道感染和9、10月的肠道感染。李锦康说,往年每到年末寒潮袭来,叠加呼吸道传染病高发,门急诊量都会突破6000。随着二孩逐渐普及,外地患儿涌入,近年来还以20%的幅度增长。“再过几个月高温季节到来,可以想见,医院将重现人山人海、加班加点的超负荷运转场景。”
待遇低,儿科医生“难养”
“儿科难”归结为儿科医生紧缺,而人才紧缺的根子则在于待遇偏低。2014年,中华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在上海、天津等7个省市区开展儿科资源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儿科医生的平均工作量是其他医生的1.68倍,薪酬所得却仅为非儿科医生的46%。
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差?这与儿科本身的特点相关。一方面,儿科药物较成人药物价格低廉;另一方面,儿科的检验检查项目收费与成人相当,但所耗时间和难度却大大增加。也就是说,儿科的“创收能力”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长期以来,医院单纯以收入考核绩效的方式,让儿科医生普遍薪酬较低,获得感较差。
针对待遇低,不少医院近年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内部分配上向儿科(以及急诊)等工作强度大、收益却偏低的科室倾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许朝晖介绍,主要从三方面为儿科医生提供补偿:一是适当给予科室绩效拨款;二是采取在淡季时薪酬保底(达到全院内科医生的平均水平)、旺季时按工作量给予阶梯式奖励;三是鼓励儿科医生在淡季前往儿童医学中心进修提升,进一步在亚专业上有所发展,提升职业价值。又如儿童医院,作为“全儿科”,院方对门急诊等部门也实行绩效倾斜。副院长吕志宝表示,现阶段院内主要在夜班、旺季时进行绩效补贴,大约可以让医生获得20%左右的薪酬涨幅。
但显然,仅靠内部的“绩效倾斜”、“养战结合”远远不够。近年来,儿科医生的流失率令人担忧,新华医院儿内科主任鲍一笑坦言,仅去年科室就流失了3名青年医生。“一位去了沪上的民营医疗机构,一位去了医药企业,还有一位出国深造。”
而且,现阶段的儿科倾斜政策,大多仍局限于对副高级以上医师的补偿,如针对专家特需门诊的晚间与周末加班的补贴,但对经过了前后近12年学习和规培的青年医师来说,仍面临低收入、低获得感的尴尬。鲍一笑一声叹息,“30岁之前的儿科医生没有经济基础,无法买房,又如何结婚?”
儿科医生如何“养好”
提高儿科医师待遇,不少业内人士呼吁首先要提高儿科诊疗服务的收费。李锦康说,儿童与成人不同,在问诊与检验检查环节时往往耗时更久,但现在的挂号与检查费用都相同,若能适当提高诊疗价格,也是对儿科医生劳动力价值的一种体现。
专家进一步建议,要从根本上稳定儿科队伍,增强儿科的吸引力,还需政府从政策高度加以有力扶持。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儿科专家洪春荣建议,将儿科季节性的看病难问题纳入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每年数次的儿科疾病潮汐性爆发,对社会的影响不亚于一些传染病。而且随着二胎政策落地、外来就医不断增加,在目前儿科资源总量和结构布局难以较快改善的前提下,若不借助外力,‘儿科难’问题恐将愈演愈烈。”儿童健康牵涉到每个家庭及整个社会的未来,如果可将其纳入公共卫生范畴,或许对提高全市现阶段有限的儿科接纳与处置能力有所助力。具体操作上,首先可监控儿童群体发病规模并划分相应等级,制定预案响应;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并投入资金,如常年增加一块公共卫生专项补贴,按人头补充到儿科专业人员的薪酬待遇中。
此外,儿科疾病爆发季节也即“战时”,应有更具针对性的特别政策,奖励为保障广大儿童健康日夜奋战的医护人员。据了解,如今大多数医院儿科的单次加班补贴仅为几十元至一百多元,平均至每小时,或许尚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
洪春荣说,“平时养、战时奖,方能保障儿科医生的发展,留住现有人才。虽然无法‘退耕还林’,但也再不能‘水土流失’。”
强“社区方”是根本之策
为缓解“儿科难”,上海近年来推出了不少新举措。儿科医生培养方面,上海交大医学院已于2012年恢复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招生,目前已累计招生160人,今年招生计划将扩大到60人,首批30名学生将于2017年毕业;复旦医学院、同济医学院也将于今年起专门招收儿科方向,预计每年将新增100人,保证儿科学科充足的人才储备。
申城还启动了儿科医联体建设,成立了东、南、西、北、中5大区域儿科联合体或儿科联合团队,由儿童专科医院和优势医院与区县卫计委签约,以区域医疗中心为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延伸,推动区域内联合体纵向发展,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社区。
专家指出,这些措施有的已初见成效,有些开辟了合理的发展方向。但在推进过程中,也要避免误区,防止“病急乱投医”。
如有人建议,儿科专业医学生降分录取,缩短儿科医生规培时间,“儿科不够内科凑”,对此吕志宝直言,“儿科医生承担着孩子的健康,生源应该更为优秀,如果为了扩大招生而人为矮化儿科,只是饮鸩止渴,必定适得其反,为儿科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要根本破解“儿科难”,除了解决待遇薪酬过低这个核心,还需加强社区儿科这个基础。只有孩子“小病不出社区、分级诊疗有序”方能缓解四大儿科的压力,进一步发挥其治疗疑难重症、科研攻关的功能。据悉本市已有加强社区儿科诊疗力量的规划。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一线工作者,洪春荣坦言,社区发展儿科要着力破解现阶段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基层儿科药物短缺,“如果长期只能配到咳嗽药水,家长必然不会带孩子来看病”;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急诊时间与儿科就诊实际不相适应,“儿科就诊高峰在晚饭时间至夜间11时,但我们下午5时就下班了”;三是人力资源的紧缺,“儿科医生的缺乏是全方位的,而愿意下基层的则更少,只有保证所有儿科医生的同质化培养才能逐步缓解四大儿科的虹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