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CPI或涨1.6% 假日因素致春节食品价格普涨
原标题:2月CPI或涨1.6% 假日因素致春节食品价格普涨 假日因素支撑春节食品价格普涨 机构预测2月份CPI或涨1.6% 《经济参考报》记者综合多方预测,春节期间食品价格大涨仍将推动CPI小幅上升,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或为1.6%左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春节消费旺季及天气变冷带动物价环比上升,但同比增速平稳。根据商务部公布的周频农产品价格指数,2月前三周食品价格普遍上涨,蔬菜类价格涨势明显,肉禽类及水产品类价格微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主要农副产品数据,经过初步测算,2月中、上旬主要食品价格环比上涨、持平、下降的种类分别占比73%、17%、10%,天气变冷影响食品价格上升,而春节期间消费保持旺盛则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种类增多并涨幅加大。肉类价格整体明显上涨,前两旬猪肉价格环比涨幅超过6.5%;蔬菜价格整体涨幅较大,部分蔬菜环比涨幅超过40%;蛋类价格上涨1.7%;水果类价格小幅上升;粮油类价格小幅下降。预计2月食品价格环比涨幅加大至2.5%到4%,同比涨幅在3.9%到4.6%之间。春节消费旺季也拉动了服务、文体娱乐、旅游类价格的环比上涨,燃油、交通工具、通讯等价格下降,非食品价格整体保持1.1%到1.3%的涨幅。2月翘尾因素只有0.19%,比1月下降1.2%,将压低2月同比涨幅。综合判断,2016年2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6%至2%之间,取中值为1.8%,与上个月基本持平。 而方正证券宏观团队则更为乐观,他们认为2月份CPI将回升到2%左右,食品价格走高是主要原因,生猪平均价格显著高于1月,尽管统计局的食品权重有所调整,但春节的假日因素以及M2增速的影响依然明显。 上海证券首席分析师胡月晓预测2月份CPI为1.6%。他认为,虽然有机构认为中国经济面临“滞胀”担忧,但整体上市场并不存在这种忧虑,当前市场对经济问题的整体看法仍然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通货紧缩压力上升”。中国经济未来前景虽有压力,但在政策呵护、改革推进和宏观调控的多方努力下,最终仍然能实现平稳增长。 连平表示,国家统计局每五年一次的基期轮换是1月CPI低于预期的一大原因,受此影响,2016年全年CPI平均涨幅可能低于年前预期。而对于这次基期轮换,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随着CPI统计的基期轮换,食品分类的口径缩小和权重下降,将小幅度压低对于通胀的预测,降低食品价格冲击对于CPI的影响,预计将2016年通胀拉低0.1个百分点左右。虽然食品权重看起来大幅下降,但很大一部分下降来自于部分科目被移出食品口径,按照旧的口径,食品权重仅下降3.2%。此外,猪肉与蔬菜价格权重虽然有所下调,但因为它们短期价格波动远大于其他品类,所以仍然是CPI波动的主要来源。从CPI预测的角度来看,食品价格仍然是最重要的部分。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此前介绍说,蔬菜价格的上涨可能对2月份CPI有一定支撑作用。分析具体原因,一方面是受春节因素的影响,春节前及春节期间,企业、居民集中采购、置办年货以及亲友聚餐等情况,都会增加市场消费需求。而物流、零售行业务工人员回乡探亲,减少了市场供应。从历年情况看,自节前20天左右到春节期间,食品价格往往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另一方面则是遭遇大范围寒潮雨雪天气。今年春节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较严重的寒潮雨雪天气,尤其是南方地区雨雪天气较多,年前有媒体报道了霸王级寒潮来袭的情况,蔬菜遭受冻害,部分地区道路积雪结冰,交通运输受到阻碍,副食品区域间流通不畅,备货采购也因大寒潮推后集中在节前十天左右,加剧了食品,特别是蔬菜的价格上涨压力。 赵辰昕指出,尽管在春节消费高峰期间出现了大范围恶劣天气,但总体上蔬菜价格上涨未超出季节性、节日性波动范围。因此,近期食品价格特别是蔬菜价格的明显上涨应该对2月CPI产生重要支撑作用,但这种短期的波动对全年CPI的影响应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