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酝酿“连环新政”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

10.07.2014  11:28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权威渠道独家获悉,继2013年出台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工信部日前再度酝酿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其中包括联手国标委推进机器人产业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联手财政部及保监会等部门研究建立首台套机器人应用保险机制、组建专家咨询队伍研究编制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和机器人产业的“十三五规划”等多个方面。       业内人士分析说,今年工信部扶持机器人的政策将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将会同其他多部委共同制定,使针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政策更为权威与立体;二是扶持措施将更为细化、更为全面,“连环”新政的陆续出台有望为机器人产业持续注入新活力,中国装备智能化的进程有望再度提速。       联手多部委酝酿新政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工信部正在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资金扶持等五个方面着手推进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在加强顶层设计方面,工信部将组建专家咨询队伍,组织研究编制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和机器人产业的“十三五规划”,组建由不同单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为机器人产业的战略、顶层设计以及重大专项提供建议,支撑政府决策。       在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按照相关规划,目前工信部正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一起共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化工作,机器人产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准备推进机器人的接口、通讯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机器人技术水平,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       同时工信部拟继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支持重点行业的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利用数字化车间等手段,加大对机器人应用示范的推广力度。从具体行业来看,今年工信部将推进在输变电设备、材料、汽车发动机加工、危险品制造民爆行业、传感器和仪器仪表、航天器、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的系统集成和应用,建造高水平的智能化车间,提高相关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在这些行业内,将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这些领域机器人产业的创新。       支持国产首台套机器人的应用和示范也将成为工信部工作的重点。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目前工信部正在和财政部、保监会等部门研究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保险机制,准备把工业机器人放入其中,解决我国首台套工业机器人应用难的问题。前述人士透露,由于机器人在危险工种领域大有可为,工信部将在民爆等行业启动机器人应用示范工程,建立民爆等行业的应用推广标准,引导民爆全行业采用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       此外,工信部还在研究搭建机器人上下游之间的对接平台,推广应用。通过举办机器人应用推广会等形式,促进机器人企业和用户的对接,更好地推进机器人的市场应用。       业内专家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说,目前,包括欧盟、韩国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制定了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中国对于机器人产业的重视程度也在空前提高。“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产业扶持政策立体化       知情人士透露说,作为机器人产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从2012年开始思考中国机器人产业如何应对国际竞争和压力,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3年底,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3月底又在江苏召开了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峰会。       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主机设计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提升量大面广主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标,在重要工业制造领域推进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示范应用。这也是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       按照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工信部将从协同创新、产业发展、示范应用、标准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扶持中国机器人产业和企业发展。这是指导意见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所指明的明确方向,也是我国在发展机器人产业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工信部相关人士介绍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整体来看,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除了有地方政府层面组建各自的机器人产业园或产业基地方面的扶持政策之外,国家多部委也开始密集接触酝酿支持政策。随着扶持政策的立体化、全方位推进,中国装备智能化进程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