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乱象不失为一封廉政检举信

27.05.2015  17:36

记者在多个省市调查发现,由于存在自我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空间,加上相关信息透明度低,以及高校面试存在“走过场”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成为子女升学“捷径”的状况依然让人忧心忡忡。(人民网  2015年5月14日)

在众人印象中,“保送生”要么成绩优异,要么禀赋异常,总之是有一技之长。在其他学生为了在高考的独木桥中争得一席之位没日没夜学习时,有了“保送”的资格无疑是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若是“保送生”真是那样优秀,自然也无可厚非,但是记者在多个省市调查发现,由于存在自我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空间,加上相关信息透明度低,以及高校面试存在“走过场”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成为子女升学“捷径”。“保送生”异化为“鸡犬升天”的途径,无疑是给“保送”抹了黑。

从报道来看,为了争得“保送生”资格,学生背后的“官一代”家长也是蛮拼的。例如,父亲组织比赛儿子拿奖,给老师好处再把老师的发明创造拿去参评等。“保送生”乱象频出,自然与其各环节管理松散脱不了干系。也正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给“保送”留有太多的操作空间,才让“官一代”以及资质平平的官宦子弟有了可乘之机。

所以,公众一致认为,完善“保送”制度、及时公布信息、加大监督力度都是遏制“保送”乱象的有效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源质量以及教育公平,堵住“保送生”异化的漏洞。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要从根源上杜绝此现象的再发生,不妨先查查“保送”背后的“官一代”。

重点高校保送生不看成绩看背景。换句话说比的就是“老子”,谁的“官”大让谁子女上。换个角度想,若是每个“官一代”都能表明态度,义正言辞的表示公平竞争,全靠实力,又怎么会屡屡出现“保送”乱象。说到底,“不看成绩看背景”正是官员权力乱伸手的体现。

联想开来,若是官员在子女升学问题上都寻思的是如何用“权力”插手,又怎么能保证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清正廉明,一心一意为民服务呢?面对更多的权钱诱惑,估计这些“官一代”也很难置身事外。所以,子女“保送”资格有问题不失为一封检举信,纪委顺藤摸瓜指不定还能揪出官场硕鼠。

一言以蔽之。最核心的,是应该关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建立健全权力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加大群众、媒体以及整个社会的监督力量,让“保送”制度透明化。只要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在阳光下运行,那么所有牵涉到公权力的事情都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又何愁“保送”乱象扰乱教育公平?所以,不妨将权力的手五花大绑,杜绝权力“乱伸”“乱拿”现象。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