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检察院四措并举 积极促进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

27.01.2015  12:47
       

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桐柏县检察院立足职能,从畅通渠道、多措并举、创新平台、齐抓共管入手,实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保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畅通渠道,以法治副校长派驻实现法治教育检校对接

2009年以来,桐柏县检察院以向学校派驻法治副校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和保护为桥梁,进行检校对接。特别是2013年,该院通过考试从院八个业务部门中选出了14名检察骨干作为法治副校长派驻到县内14所学校。同时,对法治副校长实行“菜单式”运行管理机制,即把派驻的法治副校长的名字、法律专业背景、擅长领域、挂职学校、联系方式等信息制成法治副校长个人情况“菜单”,在全县各个学校的黑板报、公示栏以及教育部门的局域网进行公示。每个学校在拥有自己固定法治副校长的同时,还可以集中意见按需点单。目前,14名法治副校长共接受“点菜”300余次,营造了良好校园法治氛围。

二、丰富形式,以多种实践方法提升法治教育实效

一是采取“四个为主”的方法作专题辅导讲授,即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身边的人和事为主、以事说理为主、以案说法为主,增强学法趣味性,使法治教育从侧重法律、法规的知识性学习转变到促进学生法治意识和观念的树立、遵纪守法自觉性的增强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上来。二是坚持法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专题讲座、家长介绍经验、家校联系卡、学生带法回家等多种途径对家长进行法治教育,让家长懂法,配合学校教育子女遵纪守法,远离犯罪,促进学校、家长、学生的良性互动,实现法治教育横向贯通。三是积极开展警示教育。选取一批典型案例制作成版面和视频资料展示和播放,以案释法;选取发生在未成年人身边的,与未成年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协调组织学生旁听案件审理,帮助未成年人学生养成守法的自觉性。

三、创新载体,以新兴媒体构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模式

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利用网络、游戏、动漫、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形式、新媒体全方位进行法治教育,寓教于乐,使学生们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做得到。二是创新教育模式。突破传统法治教育课对准全部学生的模式,采用分析、帮助、感化、熏陶等办法,增强对所谓的“边缘生、后进生”法治教育的针对性。三是德治与法治并重。设立“道德讲堂”,邀请有关学者专家定期授课,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目前,共在7所学校开办“道德讲堂”l2次,受到了在校师生的一致欢迎。

四、立足职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

针对涉案未成年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一是注重进行社会调查。在办理未成年案件时,通过向学校、工作单位、社区、家庭了解嫌疑人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犯罪原因、平时表现、社会活动等情形,对其是否起诉、量刑轻重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避免使其身心受到再次损害。共对5名犯罪前一贯表现良好、确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人向法院提出适用缓刑或减轻处罚的量刑建议,法院全部采纳。二是注重心理疏导。对起诉或不诉后重返校园的未成年人重点跟踪,了解其思想动态、平时表现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学校、家庭及时解决。对办案中发现的还未涉及犯罪,但具有违法犯罪隐患的“问题少年”进行约见谈心,为他们答疑解惑,破除心理障碍。今年以来,共对近20名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3名学生进行了全程帮教。三是注重综合治理。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校园周边专项整治活动21次,关闭“黑网吧”13间,为广大未成年人的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