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周河南依然有风声雨影 两次明显的冷空气来袭
细雨中依然能欣赏到秋色秋味
核心提示丨寒露白,秋菊黄,木叶凋。凄风冷雨,送走长假,送走中秋,送来寒露。昨日是第十七个节气——寒露,这意味着露由白而寒,夜逐渐拉长,而漫长的夜,容易让露凝结为霜。寒露之后,紧接着便是霜降节气,立冬也离得不远了。秋已走了大半了,“余额”所剩不多,还是趁着呼啸的北风没有来临之前,好好欣赏一下这渐深渐少的秋色秋味吧。
节气
凉爽逐渐变寒冷 万叶被秋风染黄
秋风秋雨,秋凉秋意,满是秋情绪。雨漫过国庆长假,又将漫过节后的第一个工作周。在一片微风细雨中,寒露在昨日悄然来临。那叶面上、草尖上、花瓣上的水珠,已分不清究竟是清晨的露水,还是夜里的雨水。
寒露节气,顾名思义,此时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白露时节,白天中午前后,或许还有燥热,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而寒露时节,暑气尽消,凉意满天,凉爽开始向寒冷过渡。
我国古人,将寒露也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所谓鸿雁来宾,碧云天中鸿雁飞,黄叶地上草木枯,这是秋天的典型意象。二候稍难理解,其大意是天寒以后,雀鸟不见了,古人以为海边多出来的蛤蜊,乃是雀鸟变成,这当然是不经之谈。
三候菊花黄。万花开后,此花才开。愈是天寒,它开得越是热烈,越是奔放火辣。这时节,正是赏菊品菊吟菊玩菊的好时候。它开在东篱之下,相对南山;它开在重阳佳节,等人来就。它们有的蕊寒香冷,有的暗暗淡淡的紫,有的融融冶冶黄,看着高冷孤绝,所以蜂蝶难来。
寒露和前面的白露、后面的霜降一样,都表示水汽凝结的现象。寒露过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我国的部分地区将出现霜冻,而北方基本上是红叶白云、天高气淡的景象了。登高望远,寄兴怀远,也和当下的气候较为契合。
有首节气诗,将寒露节气写得很是全面:“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尝梨贝养脾肠。”其实,夜里来的,不仅有凉,还有冷,被褥要添一层了。虽然草木萧疏,但果实成熟,多汁而甜的梨,还有新鲜的橘子,都将成为人们喉头的一道甘甜的凉味。
气候
气温下降天渐冷 多喝热水少食凉
雨水下个不停,气温仍在下跌。不要寄希望于雨停天暖,因为气温下降是自然的趋势。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了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冬天在望。
在正常的年份,10℃的等温线,已经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长城以北普遍降至0℃以下,初霜铺开。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很容易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了。
寒露过后,气温下降,空气干燥,这样的环境容易增强感冒病毒的致病力。此时的很多疾病,一旦发生,很可能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应该警惕心脑血管疾病、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寒露节气,老年人要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这样有益于身体健康。
俗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是要风度,还是要温度,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天气越来越冷了,如果还是赤膊露身,凉气很容易侵入体内。养生之道都在谚语之中,所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露得少一点,疾病相应也就少一点。
中秋之后,天气干燥,口渴、咽干、唇燥等“秋燥病”,很容易出现。人们需要多吃一些水果,少吃辣椒和生冷食物,常喝开水、豆浆、牛奶等,以提高抗燥病力。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寒露也是秋季腹泻多发的时节。人们除了要在饮食上多加谨慎外,还需要在夜间入眠时,特别保护好腹部,以免感染夜凉,让疾病有了可乘之机。
天气
天高云淡无由见 连阴雨中添秋装
雨水送走长假,迎来又一个工作周。秋早就深了,可是阳光却稀疏,人们要打着伞忍受着每天的雨声风影。
这样的情况,还将持续四天左右。根据预报,从9日一直到12日,我省大部分地区都将在雨水中度过。直到下周五以后,晴好天气才能回归。受此影响,本周我省的降水量要多于常年同期。与此同时,本周将先后有两次明显的冷空气影响我省,平均气温较常年也偏低。周内极端气温方面,西部山区、北部在10℃~11℃之间,其它地区在11℃~13℃之间。
今天,我省黄河以北和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平顶山、许昌、漯河、南阳八地区及巩义、兰考、汝州、邓州阴天,大部分地区有小雨,局部有中雨。
今天夜里到明天,全省阴天,大部分地区有小雨,西部、北部部分地区有中雨,局部大雨。受冷空气影响,自北向南全省大部分地区有4级到5级偏北风,气温明显下降。
周三,黄河以南阴天,大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它地区阴天间多云,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零星小雨。而周三夜里到周四白天,全省依然是阴天有小到中雨,黄河以南部分地区甚至还将有大雨。
周五和周末前后,受又一股冷空气影响,全省将刮起4级~5级的偏北风,气温将明显下降。同时,长时间困扰我省的连阴雨天气将宣告结束。
□记者刘瑞朝文白周峰摄影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