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粮食供需不乐观 马铃薯将成第四大主粮
数百年来,土豆一直是中国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肴。然而,今年以来,随着我国提出将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让其逐渐成为主粮作物,以保障国家 粮食 安全,不起眼的土豆开始走到台前,备受民众和外界关注。
7月28日至30日在 北京 延庆举办的世界马铃薯大会上,众多薯业专家和企业表示,我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但还存在良种缺乏、生产和利用水平偏低、加工成本较高等诸多短板。要让土豆真正从“菜”到“粮”,还需要艰辛努力。
是不是 粮食 不够吃?
今年初, 农业部 关于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计划让这一平价、家常的食材陡然间“身价倍增”。此届世界马铃薯大会期间, 农业部 再次表态,将加快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化开发力度,推进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使马铃薯再受关注。
相关专家认为,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的背后,可能是我国千百年来 粮食 安全格局的重大改变——马铃薯或将成为 小麦 、 稻谷 、 玉米 三大主粮品种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品种。关注的同时,不少人也心生疑问:把土豆当粮,是否意味着我国 粮食 已不够吃?
其实, 农业部 数据 显示,近10多年来,我国 粮食 连年增产,供应充足。2014年,全国 粮食 生产实现“十一连增”,达到创纪录的60710万吨。尽管仓满库盈,但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推进等因素都推动 粮食 需求持续增加,未来 粮食 供需形势仍不容乐观。预计到2020年,我国 粮食 需求增量在1000亿斤以上。
根据 农业部 计划,今后将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在不挤占三大主粮前提下,使马铃薯面积扩大至1.5亿亩,亩产量提高至2吨以上。据预测,未来马铃薯成为主粮后可提供4000亿斤的 粮食 供给。
“马铃薯除了适应性强、耐饥饱外,相比其他任何 粮食 作物,营养也更为全面、均衡,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18种氨基酸以及大量纤维素和微量元素。” 华中 农业大学教授、马铃薯研究专家谢从华说,“让马铃薯成为主粮,将为我国 粮食 安全提供更多保障,还能让人们吃得更健康。”
土豆成“粮”要过几道关
从副食到主粮,意味着要将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涉及马铃薯育种和主食化产品研发、栽培生产和加工工艺研发、质量监控体系等多个环节,目前我国还在多方面存在较大制约。
首先,良种缺乏,适合加工全粉的专业种薯少且质量不稳定。
“多年来我们吃薯片、薯条都是进口,国内做不出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种不行。”国内最大种薯企业——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的董事长梁希森说,“再好的品种,种上两年都退化了,因此需要通过科技研发不断培育出一代代优良种子,才能提高产量。”
其次,相比其他主粮作物,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偏低,加工产业链尚未形成。
此外,以全粉为原料的产品成本偏高也是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据调查,以馒头为例,同样制成全粉,土豆全粉的价格是 小麦 粉的4至5倍多。如不考虑馒头的加工成本,仅土豆馒头的原料成本就是 小麦 成本的近2-3倍。
尽管难关不少,业界专家和企业家认为,我国推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依然是前所未有的利好消息,将带动国内庞大而潜在的马铃薯产业市场深层次发展。要让土豆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还需在各方面“精耕细作”。(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