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中原国学讲坛 余秋雨为酷热的郑州降了一阵“雨”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实习生奚柔文记者许俊文摄影
余秋雨,一个中国当代文坛绕不开的名家,他的《文化苦旅》等作品影响深远。7月21日下午,余秋雨做客中原国学讲坛,为酷热的郑州降下一阵“秋雨”,开讲“寻找中国古典的现代魅力”,并分享了新书《古典今译》。
余秋雨经历过孤独和热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人生境遇似乎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走上郑州讲台的他,腰杆直挺,脚步健硕,服饰得体利落,和十多年前经常在荧屏上见到的余秋雨相比,除了头发有些花白,并没有太大变化。
你一定想不到,面前这位温润儒雅、娓娓道来的学者,已经过了古稀之年。
古老并不代表优秀要学会“甩包袱”
在此前的一次河南之行中,余秋雨曾说,中国有漫长的五千年历史,有八个古都,其中一半在河南,并表示“会远远地、静静地一直仰望着河南”。这次谈到庄子、韩愈,他特别强调下“这也是一位河南人”。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追问。“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并不是古老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开场,余秋雨就将自己的思索抛出,“现实中有人总误以为年代久的一定是精彩的、优秀的。”他通过对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考察发现,“沉重的历史包袱会成为一个民族往前走的负担,哪怕这个包袱里是财富,也会对创新有影响”。
那么“包袱”该如何解除?余秋雨支招说:“我们要从古代文化寻找那些超越时间空间永恒的美,把包袱里最有魅力的东西和身心联系到一起,这样就可以轻松上路。”
为此,余秋雨认为,需要对古代优秀文化进行选择,“要选择其中的现代力量、现代魅力。否则会让年轻人的步伐越来越沉重,会让他们在应该创造的年龄没有创造,革新的思维淡化,前行的力量减弱”。
中国需要一批古代文化的阐释者
余秋雨在新作中将中国古代历史上10篇风格迥异的古典美文,勾勒出极简古代文学史。
谈到翻译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余秋雨回忆起当年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时的场景,彼时作为最年轻的高校校长的他,提出辞职让很多人深感意外。余秋雨说,他在辞职大会上当着同事们面,读了《归去来兮辞》,“我说,陶渊明有荒芜的田园,而我连荒芜的‘田园’都没有,我要到遥远的地方,到西北高原去寻找唐代的步伐。那一天,陶渊明的文字阐释了我,我和他一样是两个回归,在回归‘田园’的同时也回归了文学”。
余秋雨表示,中国需要一批古文化的阐释者,在保护和尊重的过程中寻找和当代人心灵相通的美。
“不希望年轻人不加选择地背诵古文,需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美。基于这样的思想,我对古典文化进行了认真的选择,选择‘古代具有典范性的文本’。”新作《古典今译》是余秋雨在散文创作中的一次实验,让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对接。
他希望文学界一起努力,在文学的海洋里寻找生命能够栖息的岛屿。而他自己投入的最好方式就是翻译,“是深入内层,和作者紧紧连在了一起,会发现他就是我,我就是他”。在余秋雨看来,翻译古典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将自己和古人连接在一起会觉得历史更为亲切,自我的生命也将因为超越时间、空间而变得宽大。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余秋雨借用这句话说:“不要老是翻历史的灰烬,要把我们的手伸向灰烬深处仍有余温的地方,并用自己的体温去触摸,看看有没有被重新点燃的可能。”
【责任编辑:吴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