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人员一般喜欢对哪一类人下手?答案是这样的......

03.09.2017  09:34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通过梳理近年来与传销相关的案件,披露了传销组织蛊惑人心的惯用伎俩。其中,根据一些传销人员的介绍,他们往往喜欢向不常联系的熟人下手,一方面因为是熟人所以了解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不太熟所以下手后也不会心软。

△执法人员进行反传销宣传(资料图)

不常联系熟人介绍“暴富方法”要警惕

李某本是一位刚踏上社会不久的大学生。由于想追求高额回报,他落入了传销组织的陷阱。李某开始将同学、熟人发展成传销组织成员,直至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而被刑事拘留。

刚开始,李某也“抹不开面子”。“还是有人相信一夜暴富。只要他感兴趣,我们就能把他拉进来。因为是熟人,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他的情况,我们对他的经历、社会关系、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人脉资源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不常联系的熟人最好沟通。太熟的人就不一样了,如果沟通失败,他们还会在熟人圈里说你的不是。”李某说。

李某表示,他们会先打感情牌,通过电话交流,激发新成员赚钱走捷径的欲望。有欲望之后,就会被传销组织的“理念”所蛊惑,继而发展下线。“碰到那些不愿配合的人,我们会采取软磨硬泡、同吃同住等方式,使其改变态度。没想到,非法限制他人的自由触犯了法律。”李某说。

电商、微商赚大钱不可轻信

另外,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购物、跨境电商等网络概念和营销方式的发展,网络传销、金融传销等一些新型传销活动也随之滋生。

网络传销利用互联网,打着电商或者微商的旗号,成本较低、发展迅速、骗人不见面。其发展蔓延快的原因,一是趋利心理作祟,面对高额利率、投资入股、收益分红、高薪就业等的诱惑,丧失理智;二是拉人头更为隐蔽,发展下线的速度更为迅速,“骗钱不见面”导致侦破难度大。

例如,今年8月西安警方破获的网络传销案例中,就有公司利用“网络虚拟货币”为噱头作案。会员们只能通过公司提供的平台进行网络支付资金,而其整个交易方式又模仿当前主流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作案手法更具隐蔽性。

△今年8月,西安警方抓获一批网络传销犯罪分子

金融传销则是承诺高收益,引诱投资,投资款往往通过个人银行账户网银转账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转。其作案手段五花八门,被害人眼花缭乱,且受害后不自知,甚至煽动亲朋好友加入其中。

如有以下几个特征 多是传销

传销活动往往披着“合法公司”的外衣,打着“特许经营”“连锁销售”等看似时髦的旗号从事传销活动,带有很大的欺骗性,这也是传销人员在前期轻易上当的原因之一。

办案人员分析道:“识别传销主要看三个方面,一看加入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二看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三看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