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踏实绿色环保印记
“长征魂”诗歌朗诵
“环保长征路”系列活动
“流动的血脉”展示
学生环保行为艺术展示
爱“地”奔跑——荧光夜跑活动
4月20日,为迎接第48个世界地球日,由河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共青团河南大学委员会主办,环境与规划学院承办的“‘球’生之路——4.22地球日系列活动”在金明校区马可广场举行。本次地球日活动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踏实绿色环保印记——走好我们的‘环保长征路’”为主题,通过长征展板展示、“环保长征路”系列活动、“球生记”系列活动三个版块举办了一场环保“嘉年华”。
副校长孙君健出席活动,校党委宣传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及环境与规划学院有关负责人及全校师生、部分中学生参加了活动。
环保长征 你我同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30名身着红军服装的学生朗诵着气势宏伟的《长征魂》,嘹亮的声音在马克广场上回荡,本次“环保长征路”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环保长征路”以红军长征途中重要事迹为切入点,将活动分为“大自然的会议”、“流动的血脉”、“征服冰山雪岭”、“勇过草地”、“胜利会师”五个版块。
蔚蓝的天空下,一场“绿色”的会议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环保志愿者们身着自己制作的环保服,分别代表自然因素及人类,仿照遵义会议举行“大自然的会议”,共同商讨如何保护地球家园。“这活动太有创意了,在了解长征事迹的同时又宣传了环保。”医学院学子李帅在与环保志士们合影留念时兴奋地说。“流动的血脉”版块前,水体富营养化、水土流失与水循环三个实验的展示十分受同学们欢迎。实验配有因水体污染而死去的植物,生动地还原了中国目前水资源的污染状况。
通过环保志愿者的讲解和活动的演示,孙君健表示,长征就像是播种机,鼓励同学们播下环保的种子,走好我们这一代的环保长征路。
创新活动形式 学习长征精神
放眼望去,马可广场正中央分布着此次“球”生之路的主活动。在“最后的晚餐”中,三分之一的地球模型惹人注目,四位同学扮演顾客,他们仍然用筷子在夹走散落在周围的地球碎片——地球上的资源,凸显出浪费地球资源的现状,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样是行为艺术的“漫漫环保路”,也体现了环保需要像长征一样坚持下去。“资源保卫战”在简易的支架上搭起正在滴水的地球模型,向大家展示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巧妙的是,他们在水龙头正下方放一盆栽,呼吁大家要珍惜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环境与规划学院院长秦耀辰还举出校园中存在的反面例子使在场同学明白了保护水资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那些分布在广场中央美观的沙盘深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不同主题的沙盘都将长征精神深刻贯穿到环保当中,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醒人们要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同时孙君健表示,希望长征精神在环保方面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希望师生能保持长征精神,共同保护地球。
“球”生之路 未曾止步
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践行环保的脚步未曾停止。
环保志愿者身着古代服装,拿着纸质的锄头,站在简易的茅草棚与纸石磨旁,还原了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穿越百年,来到工业文明时期,废旧纸箱做成的汽车和工厂模型,生动表现了工业文明时期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先选一个节约用水吧……”孙君健在“信息时代”板块前停下来,参与“走环保之路”活动,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亲切互动。废铁丝和废旧报纸制成的地球模型,中国区域留白。孙君健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在中国区域盖上章,寓意环保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环境与规划学院学子践行环保的脚步也未曾停止。“我们统计了校内食堂和校外饭店一天用一次性筷子的数量,并用相应数量的筷子做了这个筷子树。”院青协组织部副部长张晓晶站在近两米高的筷子树旁介绍道。
马克广场其他地方也散布着色彩鲜艳形状不一的道具,引得现场师生不住赞叹。据了解,现场每个道具都是由环规院同学们亲手制作,为贴合主题,展现环保意识,道具材料也运用与环保相关的材料,如废报纸、废纸板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要求我们青年一代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用行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次环保系列活动将“长征精神”践行到生态文明建设中,进一步创新形式、深化内涵,使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践行长征精神,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据悉,本次系列活动还通过井盖涂鸦——环保低头见活动、爱“地”奔跑——荧光夜跑活动等前期宣传活动扩大影响力,联合河南农业大学等6所院校共同参与,在全省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引领环保新风尚。
“球”生之路——4.22地球日系列活动作为河南大学品牌项目,至今已举办26届。2015年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2016年河南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知名品牌重点建设项目。活动以“世界地球日”为载体,倡导绿色、循环、地毯环保新理念,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