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进出口会议定调外贸稳增长:推动外贸动力转换
作为定调全年外贸形势和政策走向的风向标,1月15日,2016年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相比于往年,此次年度会议召开的时间提前了。除了2014年选在7月召开外,2011-2015年全国进出口会议都是在2月举行。
而就在几天前,海关总署发布2015年全国进出口数据——下降7%,这一增速不仅是6年来中国外贸首次掉落至负增长区间,同时也标志着进出口目标连续四年再落空。
“外贸数字摆在那里,会议召开时间有所提前,说明稳外贸刻不容缓。”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预计今年外贸压力依旧会很大。
一位连续几年与会的人士评价说,以前中国想通过“压出口”方式减少贸易顺差,但想办法压都压不住;而这两年出口想增长都很难,市场无法预料。“前几年都不用开动员会,依然猛增,如今开动员会还不知国际市场能否如愿增长。”他如是说。
外贸下滑叠加经济减速
对于今年的外贸形势预判,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在会上表示,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下跌、进口需求下降、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等,外贸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工作难度增加,下行压力仍然非常大。
从2015年交出的-7%成绩单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已从前几年个位数增长降至负增长,这在改革开放以来还是首次。
不过,有分析认为,继2009年后,中国外贸再次负增长,这或许预示2015年是外贸运行的一个转折点。外贸困难周期还将持续多久?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在日前召开的商务部年度工作会议期间也坦言,现在还不能给一个明显的预期。
和2009年的苦难期相比,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在于,中国外贸运行的环境,尤其是内部环境发生变化。
体现在分项数据上,2015年中国进口、出口增速时隔6年再次双双下滑。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录得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56.7%。
而进出口“双降”的情况其实并不多见,上一次是在2009年,彼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中国进出口都现下滑,但出口降幅(-16%)要明显高于进口降幅(-11.2%);而到2015年,中国进出口再度“双降”,关键的是,进口降幅要远超出口降幅11.4个百分点。
“这说明2009年更多是受外部因素导致外贸突然下滑,而现今外贸下滑则加上了国内经济减速这一内生因素,从而导致进口需求也出现疲软。”白明说,背后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外贸传统优势在逐渐丧失,而新的优势并未形成,导致动能“青黄不接”以致失速。
支陆逊也一连用三个“空前”来形容2015年外贸形势的严峻复杂程度,他说这甚至“比2009年还要严峻”。
为什么说比2009年更加困难?支陆逊指出,因为2009年严峻的外贸形势主要源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急剧下降,但国内环境及外贸传统竞争优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而近年来,外需依然低迷,且国内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外需乏力、内需走弱、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放缓、要素成本持续快速上升、产业和订单转移加快、融资难融资贵、人民币升值等多种不利因素交织叠加,使得外贸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而连续四年外贸未达标,也使得商务部放弃了今年外贸增长量化目标,只是泛设高于全球贸易平均增速。WTO预测显示,2016年全球贸易量增长3.9%,仍将低于过去20年5%的平均水平。按此,中国外贸预期目标几乎腰折。
白明认为,外贸接续力有个时间窗口,这期间外贸运行仍将困难重重,预计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稳外贸放在首位
依旧严峻的外贸形势,令今年稳外贸压力加大。钟山表示,201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外贸工作的目标任务是稳增长、调结构、转动力、提质量。
就其重点工作,钟山指出,要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外贸政策落实。会同有关部门聚焦清理收费、贸易便利化、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切实为企业减负助力。
二是推动外贸结构调整。努力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外贸商品结构、外贸主体结构和贸易方式优化,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三是推动外贸动力转换。通过外贸体制机制、商业模式、产品创新,加快外贸发展动力转换。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
四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选择重点开拓市场,加强贸易投资合作。五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研究外贸难点、焦点问题,着重解决外贸发展的“短板”问题和瓶颈制约。
21世纪经济报道对比2015年全国进出口会议所提出的6项重点任务发现,抓政策落实依旧是放在了首位,不过今年会议明确提出了“推动外贸动力转换”,此外也舍弃了上年所提出的“积极做好进口促进工作”任务。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强调动力转换,是因为中国外贸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现在外贸形势严峻,动力从哪里来,这需要新的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是破除体制机制束缚,突出表现在自贸区和非自贸区的外贸增速上。”
据商务部测算数据显示,从2013年以来,因为产业和订单的转移,导致出口减少950亿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除了首抓政策落实外,商务部日前遴选了外贸70多个行业,通过重点行业,抓重点企业,包括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遴选一些可能是未来的增长点,培养新的增长动力。同时,也在着手研究,如何采取差异化政策鼓励中西部来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
据悉,其中一个重点是,将一些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优势和金融优势相结合,形成综合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