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融合,多方发力花齐放(纪念花卉协会成立30周年)
在美丽中国的版图上,花卉产业百花齐放。
云南的鲜切花,广东、福建、山东的盆栽,江苏、浙江、河南、山东、安徽的观赏苗木,广东、福建、四川、江苏的盆景,上海的种苗,辽宁的种球,内蒙古、甘肃的种子,湖南、四川的食用药用花卉,黑龙江、新疆的工业及其他用途花卉,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的设施花卉……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花卉产业区域特征已逐步演变成一个个闪光点。
“中国花卉业是当今发展最快和最稳定的产业之一,而且未来发展仍会强劲。”长期从事花卉产业研究并颇有建树的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教授如此判断,并表示,今天所呈现出的花卉产业布局是自然发展形成的,其存在必有其合理性。
梳理各地产业发展脉络可知,先天基础、政府主导、市场培育、优势融合,是各地产业发力、蓬勃发展的路线图。
挖掘放大,先天优势成“本钱”
无论是气候、地理还是品种优势,都是无法通过后天打造的优势,这些先天优势如能很好地开发利用,就会成为产业最大的本钱,让不少地区赢在起跑线上。
作为花卉产业大省,云南经过精心引导,使得省外国外来云南发展花卉业的企业越来越多。慧眼识珠,他们看中的是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云南本土具备从黑龙江北部到海南岛的各种气候类型,世界上主要的鲜切花种类在这里都能实现周年生产,云南的光照条件和温度条件甚至超过鲜切花大国荷兰。不少中外花卉专家在考察云南后得出结论:云南是世界发展花卉产业的一块宝地,有条件成为世界级的花卉生产中心。
对于上天的馈赠,云南牢牢把握优势,率先布局,造就了在全国鲜切花产业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产区,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20年蝉联全国第一,出口额超过全国鲜切花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云南的自然条件无法复制,但其他地域优势如能因势利导也将成就大产业。地理区位优势就让河南、安徽、江西、湖北等中部地区增添了几分优越感。
业内人士十分清楚,运输成本在花卉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相比之下,中部地区发往全国消费市场的运输半径要小得多。这有助于节约物流成本、形成价格优势、提高产品利润。
当然,先天优势不仅于此,同样是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土地资源丰富、人工成本不高也是一大优势;名声在外的漳州水仙、平阴玫瑰、菏泽牡丹,依托传统品种优势越做越强……但无论具备何种先天优势,各地都在努力挖掘和放大,都将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最大筹码。
因势利导,政府推动占先机
前不久,一份有关2013年全国花卉产业数据成绩单新鲜出炉——
云南花卉出口额突破2亿美元,高居全国榜首;海南花卉出口额涨幅最快,是2012年的6.5倍;浙江花卉种植面积实现超越,一举夺魁;广东盆栽植物生产规模依旧遥遥领先,销售额领跑全国……
为什么他们能成为领先者?
“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地方政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扩大综合实力,手把方向盘,脚踩油门,为各地花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业内人士如此分析。
云南省政府结合先天优势,在政策扶持上频频出手。
2000年,云南与以色列组建中以花卉培训中心,加快提高了种植和产品技术;从2003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品种研发、市场开拓等领域;2009年,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地方性法规——《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条例》……
2012年,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建设一批花卉苗木重点县(市、区),扶持一批国有场圃、龙头企业、生产专业村、示范合作社和花卉苗木交易物流市场,推动花卉苗木专业化、标准化、设施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从2013年开始,省级财政先期安排3年预算,每年1000万元,专项用于花卉苗木品种引进和研发创新。同时,优化金融信贷服务,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社会化服务,推动了全省花卉产业做大做强。
同样,在全面推动市花君子兰产业发展上,吉林省长春市重墨下笔。
2010年,长春市政府出台了《扶持君子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政府出资建设种植区配套设施,重点扶持、奖励规模种植和销售的企业,设立1000万元专项发展资金等多个方面。《意见》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发展,2012年,长春君子兰年产值达30亿元。
近年来,各地政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山东、福建相继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海南、江西也出台了相关意见。随着思路、方向、重点和目标的明确,产业发展的疆域会进一步拓宽。
如今,放眼全国,河南鄢陵、浙江萧山、江苏常州武进,因花成名的地区越来越多。以政府为主导,举办花木盛会已成为弘扬花卉文化、促进产业发展、打造产业名片的最佳利器。
连续举办14届的中原花博会打开了鄢陵花木的销售渠道,稳固了中原霸主的地位。每年年初举办的中国萧山花木节已成为品牌展会,被业内人士视为新年探询行情冷暖的第一站。江苏常州通过筹办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辐射带动了周边花木产业发展,全市高档智能温室面积和盆栽花卉产量均实现倍增。
众多例证不难看出,地方政府是推进花卉产区兴起的重要因素。花卉产业犹如一场大戏,剧情是否精彩,充当编剧、导演的政府部门,既要懂得谋篇布局,制订发展规划,也要学会去芜存精,解决问题、放大优势。
市场主导,水涨船高共发展
有人比喻,花企、花农与花卉产业的关系是水与船的关系。作为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现代朝阳产业,各地充分发挥花卉产业的公益性,发展了一批花企,致富了千万花农。同样,身为产业的生力军,花企、花农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各地产业的崛起和区域特征的形成。
以经济发展较快、百姓经营理念开放的浙江和江苏为例,花企、花农在政府的引导下,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搭乘加快城市化进程、森林城市建设和城市整形等工程的快车,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观赏苗木为主的花卉产业。
走进浙江的花木主产区,路边、屋边,甚至是零星角落,都已见缝插针地种上了绿化苗木。对于寸土寸金的浙江来说,苗木市场的红火,让花农们不得不精打细算,因为他们清楚,苗木产业已成为浙江经济效益最高的种植业。
据统计,2011年,浙江花木种植人均产值达3.6万元,通过苗木发展起来的“别墅村”屡见不鲜,开车下地干活的大有人在。2013年,观赏苗木的生产规模以41.61%的增速把浙江送上了全国第一的宝座。
同样是我国花卉种植和贸易大省的广东,盆栽植物的领先优势尤为明显。2013年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国每5盆盆栽就有1盆“出生”广东,当年创下的62.77亿元销售额,让广东稳坐全国头把交椅。广东盆栽产业的答卷之所以如此漂亮,除气候条件适宜、物流体系发达等有利因素外,集群式发展成为最大推力。
有专家表示,广东建立的陈村花卉世界、芳村花卉博览园等几大产业园区,有效地推动了全省产业集群发展。企业抱团,众人拾柴,提高了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随着集群效应的不断显现,广东花卉产业发展更如快马加鞭。
我国花卉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刘红介绍说,《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7个花卉产业发展区进行了更为科学的战略布局,对重点发展、鼓励发展和因地制宜发展的花卉种类进行了分区谋划。由此看出,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还将不断演变和优化,我国花卉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