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平地起 难买心药变心病为嘛
近日,本市市民王先生在校友群里无奈地发出了这样的消息。地高辛是王先生父亲的常用药,以往都是由医生开处方在医院购买,100片药一盒,只要2.3元。“他每天只吃半片,所以一盒药能吃很久,上次买时是在今年春节期间。5月底时,我听说国家6月要开始放开多数药品的限价,我就担心地高辛会涨价,没想到医院已经买不到了,听说有的药店涨了10倍的价格。其实几十块钱的价格我也能接受,问题是现在跑了好几家药店,根本买不到!”
那么,事情果真如此么?若属实,涨价的原因是什么?新报为你一一解读。
“请问哪位校友能帮忙买到‘地高辛’?是一种治疗心脏疾病的药品,最近价格涨了10倍,这倒没关系,但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了。”
市场调查
断货挺普遍有货的涨价30多倍
到底地高辛是否像王先生所说的涨价十多倍还断货呢?昨天上午,记者走访了市内六区的多家药店,在位于河北区中山路的中新药业、河东区成林道的国泰大药房、河西区大沽南路的津正大药房,店员均表示已经很久没卖过地高辛这种药了。而在位于和平区新华路的太平大药房,一位女店员告诉记者:“地高辛我们已经断货好几个月,以前卖得挺便宜,断货之前我们倒是没涨过价。”在位于红桥区丁字沽的敬一堂药店,店员对地高辛这款药记忆犹新:“问的人挺多的,但是我们已经半年多没有进货了,听说药厂涨价,我们就不进了,以前一盒100片药,才卖2元多,现在有的地方卖到70多。”
在位于大沽南路的南楼大药房,记者终于看到了摆放在货架上的地高辛。一位男店员说:“我们也是刚刚补货,这是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盒100片,现在售价69.5元。”当记者问到药价上涨原因时,店员说:“进价涨了,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听说是原材料涨价导致的,现在全国也只有两家企业生产地高辛,我们只好跟着市场涨价。”
医院现状
为确保供应医药公司“倒挂”贴钱
总医院药剂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高辛属于处方药物,适用于慢性心衰患者和心源性水肿患者,当患者出现心衰症状时,它可以起到加强心肌收缩和抑制心房颤动的作用,能帮助患者心脏向外泵血,从而维持心脏的正常跳动。
“正因为这种药品是心衰患者的抢救性用药,且其他相似药品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即属无可替代药品,因此它的紧缺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危机。”本市某二级医院院长说。但记者从本市多家医院了解到,目前在多数三级医院,老百姓仍可拿到地高辛,不过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却很难买到。这位院长解释称:“由于地高辛的特殊药性,被很多社区医院定位为高危药品,因此社区医院中很少购进此类药品。”
在本市,地高辛药品短缺已持续了三个多月。一个半月前,某三级医院出现短暂性的百姓抢购地高辛的情况。不过,很快各大三级医院恢复药品购进,抢购现象迅速平复。该三级医院负责人说:“本市各大医院的药品全部由医药公司提供。原先地高辛属于医保药品,但在其涨价后,医保部门不再对它进行支付,而为了确保患者用药,现在各大医院购进的地高辛是医药公司倒挂价格卖给医院的,也就是说,医药公司的地高辛进价是三四十元,但卖给医院的价格只有2.34元。”
售价
69.5元
从2014年9月份起,地高辛片原料价格从7.5万元/公斤逐步涨至2015年1月的40万元/公斤。
售价
2.3元
成本
厂家解释
原材料贵了百片装已停产
记者联系了生产地高辛的厂家——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该公司解释称涨价主要因为原料价格上涨:“自今年6月1日国家推进药品价格改革以来,我公司没有调整地高辛片的价格,现行市场价格是去年国家放开低价药价格后,因成本变化市场陆续调整的。此前,由于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国内有生产批文的11家生产企业只有含我公司在内的两家企业生产。”
上海信谊表示,考虑到地高辛片是临床必需用药,为保证百姓用药和市场供应,该公司维持生产地高辛片,并适当调整了出厂价格,将规格为0.25mg×30片瓶装地高辛片的出厂价格,从2.4元/瓶调整至8.31元/瓶,而0.25mg×100片规格的地高辛片在该公司已半年没有生产,目前市场销售的是经营企业的库存产品。地高辛片是低价药品,按照目前可查的市场零售价格,信谊表示该公司生产的地高辛片日均费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专家分析
市场主导药价政府合理监管
像王先生这样苦于买不到地高辛的消费者在全国其他省市也有“同伴”,山西太原、山东枣庄、陕西西安都出现了价格暴涨、大面积缺货的现象,很多患者虽然认为涨得很离谱,但是仍旧愿意买。
这么短的时间,低价药暴涨至断货,这种现象是否符合经济发展和市场销售规律呢?天津大学教授、公共管理学专家张再生分析认为,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会使得药品厂家有积极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前厂家会受定价运作影响,开放市场后,厂家应该对药品按照供需关系、成本收益合理地制定价格。但这个过程中,必须有政府的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使药品价格更合理更透明,否则经过市场厮杀有可能存货的企业会恶意垄断提高价格。
张再生认为,其实像地高辛这样的低价药暴涨的现象在以往也并不罕见,涨价受人工、原料、中间环节加价的影响,就会有所浮动,甚至有的药厂会通过改药名“重获新生”,进而涨价。而进价暴涨后,药店和医院也会因此不买账,导致患者全城寻药,甚至无药可买。他建议类似的低价常用药,应该纳入医保目录,指定社保定点医院和社区医院常备此药,药品生产厂家也应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导向合理制定价格。
新报记者李佳萌朱丹文字编辑曹嵩博制图张宇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