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以北首现良渚文化聚落 或揭开古文明消失之谜
江苏兴化、东台交界的蒋庄遗址上,280座古墓像“列阵”一样,密密麻麻。历时5年多的考古,不仅出土了200多具遗骨,还有大量陶器和玉器。2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考古学者实地考察后,对蒋庄遗址进行论证。专家们认为,这是长江以北首次发现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生活在这里的“良渚人”前后长达1000多年,他们中有身高超过1.7米的帅哥,也有长腿美女,他们过着征战、打猎、耕种的生活。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文/摄(署名图片除外)
历经4000多年
他们的遗骨完好
2011年,兴化境内的泰东河拓宽、疏浚,让沉睡地下的蒋庄遗址面世。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入驻蒋庄遗址,对这里进行考古发掘。5年多过去,280座古墓葬,有的原地保留,有的已经被套箱整取,集中放在工地大棚内保护。
墓葬有的紧紧挨着,有的地方一层叠压一层,最多的叠压了四层。古墓大小不一,遗骨有的从头到脚都保留完整,有的头骨缺失,有的只剩下细碎的一团。被保护在大棚内的古墓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第158号墓,墓主是个40多岁的男子,虽然头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骨骼都在,但很凌乱。墓主旁边,是一个已经成年的遗骨,不见头。在墓主周边,还有6个殉葬的头骨,其中一个有被切割过的痕迹。
为什么遗骨不腐?考古领队、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介绍,这里在远古时期紧靠东海,属盐碱地区,且墓葬群和地下水位相平,处于隔氧又恒温恒湿的状态,所以历经4000多年骨骼依然完好。
黑陶壶上
刻着野猪和鹿
在蒋庄考古工作室内,出土文物分门别类摆放,有陶器、石器、玉器、标本……
在陶器库里,正中间摆放的是一口巨大的红色陶尊。考古队员甘恢元介绍,这只尊出土时,碎成几百块。可能是棺木比较小放不下,所以只能打碎了放。专家们用了一周多时间,拼凑出了它本来的面貌:直径80多厘米,高50多厘米。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一只尊,可称为“中华第一尊”。它是墓主尊贵身份的象征,是部落首领或者巫师的殉葬品。
在标本库房,尽管都是破碎的陶片,但有些上面画着神秘的符号。其中一块黑陶片上,刻画着一个圆圈,下面一个十字形,尽管有些歪斜,但有专家开玩笑说,“你看,那不就是最早的女性标志吗?”不仅陶片上有符号,出土的陶器上也有。其中一个小黑陶壶上,先民们用利器画出了两幅狩猎图:一根树枝上捆吊着一头长着獠牙的野猪,四条腿耷拉着,头和尾巴却翘起,似乎还在挣扎,野猪的背面是一只正在飞奔的鹿。
林留根说,这些造型和符号再现了良渚人的文化审美,对于研究良渚人的精神信仰有帮助。
有些什么发现
5000多年前已有“良渚国”
1936年,杭州余杭良渚镇发现了良渚遗址。尽管蒋庄遗址和良渚遗址相距300公里,但两个地方的出土文物,保持了相当的一致性。
林留根说,280座古墓,墓主都是头朝东,脚朝西;男墓主身边陪葬的品种是石锛、石斧等,及代表权力地位的玉璧、玉琮、玉瑗、玉璜,女墓主身边则放着玉镯、陶纺轮。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张忠培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良渚时期,已经有了国家。当时的“良渚国”,有城墙、水利工程、农业区和贵族墓地等。那时候的文明或许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们甚至已经流水线生产陶器。“当时玉璧、玉琮等制作也有统一规范。”蒋庄遗址是首次在长江以北发现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
最高的良渚人超过1米7
和其他地方的良渚文化遗址相比,蒋庄遗址被专家最为关注的是:四五千年不腐的良渚人遗骨。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们对这些遗骨进行了分析,发现男女比例为1:1.18,他们中不乏长腿美女和长腿欧巴。“从遗骨看,当时最高的良渚人身高可达1.7米以上,由于食物粗糙,牙齿磨损要比现代人严重7到10年。”林留根说。
考古队员找到了炭化的稻米、菱角、桃核、葫芦籽、甜瓜籽和芡实,动物骨头中有麋鹿、猪、牛、羊、狼和狗,这说明当时的良渚人过着狩猎、打渔以及耕种的田园生活。“从出土文物看,当时不但有农田菜园,还有林地,因为现场发现了杏、桃、枣等果核。”专家说。
缺头断手,暴力伤害触目惊心
在论证会上,墓葬中遗骨残缺的现象,引起了关注。
考古现场负责人甘恢元介绍,280座墓葬,很多人尸骨不全。243号墓里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骨骼保存完好却缺了右手;56号墓的墓主是一名四五十岁的男性,缺头骨;106号墓埋葬的是20来岁的男性,头颈分离;150号墓的墓主是名四五十岁的女性,顶骨被切断……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暴力伤害?由于蒋庄遗址地处良渚文化圈的北方边界,有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聚落,常有征战。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原主任、研究员宋建表示,从古墓现场以及出土文物可以看出,这个良渚聚落有非常多的暴力行为。
还有很多疑惑
这里的良渚人
为何会神秘消失
关于蒋庄遗址,考古学家们也有很多疑惑。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向明提出疑问,大约5000年前,良渚先民们从何而来?大约4000年前这里的文明突然消失,直到汉代这里才又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先民又是为何放弃了这里?原因是气候变化还是部落战争?这些都有待探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现有的科学仪器,能成功提取四五千年前良渚人的DNA,通过比对分析,可以知道他们这个群体的DNA特点。还可以知道,他们是外地迁徙来的,还是本地的土著居民。
而158号墓的“殉葬”情况,王巍介绍说,也可以通过做人骨研究,对“殉葬”进行解读。“殉葬的人,是自己家养的奴隶,还是通过战争,把战败的人抓来做奴隶,后来作为殉葬。”
至于这个良渚聚落,又为何神秘消失?王巍说,通过对人骨进行研究,还可以知道,这里的良渚人和后来的吴国、越国是否有一定关系?他们是不是吴越国的祖先。
专家们呼吁,对蒋庄遗址进行更好的保护,未来可以做成考古遗址文化公园对公众展示。
责任编辑: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