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融资成本多在20%以上:老板贷款搭售300万保险

10.10.2014  11:19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走访多地部分民营企业了解到,虽然国家多部门要求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但银行业仍存在“以贷转存利息照付”“担保机构收费”“过桥续贷”等或明或暗的规则,层层拉高融资成本,一般会达到20%左右。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已严重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的企业不得不向民间资本市场高息融资。

  民企融资成本多在20%以上

  “现在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企业贷款利率一般是在基准利率上浮30%,也就是7.8%,这个融资成本企业可以承受。但实际上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一般在2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大多数成本都是在中间环节被消耗了。”广西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总经理李钢(化名)向记者坦言。

  业内人士透露,银行为维持存贷比平衡,在企业取得贷款后,一般需要将约50%的款项转为银行存款,这样一来,企业本身的贷款就转成了在银行的存款,但7.8%的利率照样要付给银行。而这50%的款项,银行会以“承兑汇票”形式开出,“这实际就是银行增加资金流动性的‘白条’,但对贷款方来说,一年下来将增加6%至8%的成本。”记者了解到,“以贷转存”虽然已被禁止,但目前仍以潜规则方式广泛存在。

  企业以土地、厂房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银行一般只能以评估价值的30%至50%放款。而如果有担保公司出具担保函,就可以让银行将贷款额做到评估价值的80%。一些政府性的担保公司担保费一般是贷款额的4%,民营融资担保公司收费则更高,担保公司一般还要求贷款企业存入15%左右的保证金。

  一名民企老板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评估值1000万的抵押物,即便通过担保公司也只能贷款800万,除去存给担保公司15%的保证金,可用资金只剩下640万。

  此外,银行还经营有一些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衍生产品,放贷也时会“搭车”销售。“例如银行发放一年期1000万的贷款,就要求企业老板买15万的人身意外保险,如果企业老板出事了,银行刚好受益这1000万。”李钢表示自己一年仅保险费就要花300万。对于银行增加收费的伎俩,因为企业处于弱势,根本就没有发言权,只能委曲求全,接受银行的种种要求。

  8000万资金“过桥”折损600万

  “‘过一次桥’伤筋动骨一百天。为贷款‘过桥’,实体企业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向小贷公司、民间高息借款。”李钢说,民营中小企业底子薄、资金少,不得不从民间资本市场甚至借高利贷,以还上旧账继续从银行贷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实行的是“还旧贷新”,也就是企业要将原来借款还清之后,才能再贷新款。不少企业主表示,一期贷款到期后,企业要将原来借款全部还清后才能续贷新款,如此“大还大借”不利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而如果贷款到期、企业又没有足够现金还贷,就必须求助“贷款公司”借钱“过桥”。

  “‘过桥’还款是一种在中小企业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公司去年因‘过桥’损失不少。”浙江一家从事生态保护的企业负责人说,“可是为了让企业有更好的信用评级,再高的利率企业也不得不为之。

  银监会与央行[微博]联合下发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但允许向不超过2个商业银行同业拆借不超过注册资本额度50%的资金。知情人士说,正是这一规定助长了小额贷款与银行的关联,“一边是银行延迟放款速度,一边小贷公司收取高额利息。一个资金‘过桥’过程,实体企业相当于被银行和小贷公司做了两次庄。”李钢告诉记者,以当地为例,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过桥”,一般以一周为一期,一期为二分利,两期四分利,三期六分利;而从还银行上一期的贷款到银行下一期贷款放出来,一般需要3周以上,“1000万的资金经过这一‘过桥’,60万就进了小额贷款公司。

  广西一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半年我有8000万的资金‘过桥’,花费了600万,这些钱都跑到小贷公司去了。小贷公司抽走的都是实体企业的血液啊。

  记者了解到,相当部分小企业由于抵押物等欠缺,银行借款无门只能在民间融资。“我做工程承包的,除了住房、塔吊、推土机等机器设备,根本没有抵押物,银行也看不上我们这种企业。做工程需要垫资时,只能向‘朋友’借,刚开始借得少时月息两分还行,现在有时候三分、四分都难借到了。”建筑承包商陈泽说,“我也不知道自己十个坛子有几个盖,只知道要不停地收债、还债才能维持运转。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融资方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微博]金融学教授刘俏认为,当前银行紧缩银根,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而国有企业有可以充分利用的行政资源,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有着良好的政商关系,而民营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脆弱的板块,因此受影响最大,一些中小企业不得不向民间高息借款渡过难关,一些无法维持下去的企业只能“跑路”。

  对于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中小企业叫苦,银行也在喊冤。一位银行负责人表示,银行贷款业务的核心是风险控制,由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控成本高、利润低,企业“融资贵”的板子也不能全打在银行身上。“我们出于信用风险考虑,自然不愿放款给中小企业,即使放款,前置条件也会比较多。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主要是融资渠道窄、信息不对称。”刘俏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尤为突出。据统计中国中小企业有近5000万家,而超过90%的中小企业无法在银行融资,金融业的覆盖面太窄,中小企业只能寻找小贷公司、影子银行等融资途径。

  刘俏认为,国家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小企业贷、私募贷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地方金融办应整合工商、税务等部门数据,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平台,向金融机构推荐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相关专家认为,应加大力度清理整顿银行业不合理收费,督促取消直接与贷款挂钩、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加大对贷款搭售理财产品等“潜规则”的清查,降低过高的担保收费;进一步缩短贷款发放、展期、续贷等审批流程;规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占一定比例,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规模;清理不必要的资金“过桥”环节,缩短融资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