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馍”确实能吃上了
正在给麦子打包的沈平义夫妇及乡亲们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相邻麦田的麦子秸秆已就地打捆
12亩小麦亩产接近1300斤。“可以向总书记报喜了,今年的‘馍’确实能吃上了!”6月5日中午,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沈平义的麦子收割完毕,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沈平义是沈家村党支部书记,今年58岁,种了12亩小麦。5月9日,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习近平总书记会到他的麦田里察看。当时他打包票说,如果后期没有天灾,亩产1200斤没多大问题。习总书记说:“看到小麦长势这么好,我和村里人一样感到欣慰,用咱老乡的话说,今年的馍吃上了。”
这些天,沈平义既兴奋又忐忑:眼前金黄的麦子,不会让他的话变成“吹牛”吧?现在,望着家里堆成小山似的近8吨新麦,他的心终于放下了。
“眼前的粮田,是尉氏县高标准粮田的一部分。”尉氏县农业局局长刘俊玲说,最近几年,中央和省里在政策、资金上,对高标准粮田建设给了很多倾斜,县里整合了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建设、现代农业、土地治理等涉农资金,已建成像这样水平的高标准粮田28万亩。
高标准粮田建设,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万亩小麦方里种的“矮抗58”,是小麦品种中的“明星”,去年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良种、水利设施到农业机械的提升,农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沈平义指着机井“井堡”旁不起眼的一根电线说,几年前一家一户浇地还得用柴油机,少说俩劳力才能浇,费时又费力。现在好了,卡一刷,水就流出来了,省力又省钱。有的年轻人更“绝”,用上遥控,300米外就能操作。
小麦丰收了,沈平义感到压力减轻不少。他现在琢磨的,是如何种好秋粮、增加收入。
在繁忙的收割现场,一位农业专家指着麦陇里农民的“创造”说:这里的麦田,套种着西瓜和辣椒。小麦收完点玉米,西瓜收完后,辣椒又长起来了。瓜藤要虚,有麦茬棚着;辣椒喜阴,有玉米遮着。等于1年有了4季收成。按正常年景,四样作物套种,每亩地的净收益可达4000元,老沈家里仅农业收入,1年就达4.8万元。这样,既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又提高了农民收入。
今年的丰收,增强了沈平义的信心。“请总书记放心,国家这么多惠民政策,使我们农民种粮积极性更高了,更有信心了。我们一定要种好粮食,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河南‘好面馍’。”沈平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