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明节,缅怀焦裕禄
今天是清明节,一起缅怀,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一座沙丘,一片林,一份坚守
1
“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
1962年,冬。这是兰考县遭遇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风沙侵蚀了麦田,内涝淹没了庄稼和房屋,更是导致了盐碱化。飞沙走石,寸草不生,一片荒芜之景。这里的三十六万人民,遭受了连年的自然灾害,已经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
困难,比想象中的困难。就在这最困难的时候,治理兰考县自然灾害的这份重任,落在了一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肩上,他叫焦裕禄。
贫农出身的他,比任何人都更懂这里的老百姓的感受,他把更多的像对亲人的情感,投入到工作当中。在他看来,天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人们思想上的改变。“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
2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风沙最大时,他第一个带头去勘查;雨下最大时,他涉水观察,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灾害生成的原因,找到兰考县的“病根”。焦裕禄结合兰考实际,带领全县人民利用泡桐生长快,发芽晚,根系浅,不影响粮食生产的特点,探索出了一条平原沙区“农桐间作”的治理模式。
1963年,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兰考的除三害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焦裕禄亲力亲为,带干部群众一同,通过实践总结出“贴膏药”、“扎针”等方法,大规模种植泡桐,防风固沙,蔚然成林,以林保粮。他还开创了水利工程,引黄淤灌,让贫瘠之地变为沃野千里。
和自然灾害的抗争暂时告一段落,可是焦裕禄却迎来了和自己的抗争,繁重的工作压垮了他的身体。面对慢性肝病的阵阵侵袭,他仍选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直到最后被病魔击垮,不得不离开这个与风沙抗争的战场,焦裕禄仍说:“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3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兰考河岸上,我要看看兰考人民改变面貌。”
“当年的南泥湾,到处是荒山,没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南泥湾》这首歌,是焦裕禄平日最爱哼唱的歌曲,歌曲鼓舞着他,通过努力建设美好的生活家园。
1965年,兰考县依旧刮风下雨,可是再没有一户受灾。庄稼成熟了,风沙锁住了,内涝止住了。焦裕禄去世前说:“把我运回兰考,埋在兰考河岸上,我要看看兰考人民改变面貌。”
从一名初中生,到县委书记,再到中国最高领导人,前后50年,习近平心中始终念着一个名字:焦裕禄。总书记为何对焦裕禄如此情有独钟?他的焦裕禄情结是怎么产生的?
习近平认为的“好县委书记”啥样?
焦裕禄是答案之一
习近平心中的“好县委书记”是什么样的?早在1966年,就有这么一位县委书记让习近平深深震撼过。
1966年,习近平正上初一。那一年,他第一次听说河南兰考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彼时,焦裕禄已离世2年,由于媒体报道,他的事迹和精神在全国正掀起第一次学习高潮,并成为全国“县委书记的榜样”。习近平曾言,当时和同学们在课堂上听老师念其事迹后几次都泣不成声,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后期坚持工作,拿个棍子顶着肝部,以至藤椅右边都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时,“深感震撼”。
时间到了1990年,对焦裕禄这个名字,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依然念念不忘,并填词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2014年3月20日的《河南日报》转载刊发了这首词:
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
盼归来,
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
暮雪朝霜,
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
思君夜夜,
肝胆长如洗。
路漫漫其修远矣,
两袖清风来去。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遂了平生意。
绿我涓滴,
会它千顷澄碧。
一九九〇·七·十五
多年以后,谈起这首填词,习近平还说:这首词直抒了我的胸臆!对焦裕禄这个县委书记, 习近平直言过,“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
回顾:习近平三次考察兰考说了啥?
因为“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曾三次考察兰考。
一访兰考 评价焦裕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2009年4月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河南视察,专程到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拜谒焦陵,致敬忠魂。在全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 习近平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
2009年4月1日,习近平在兰考县焦桐园附近一片绿油油的麦田中,亲自植苗、培土、浇水,栽下一棵泡桐
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精神:“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二访兰考 叮嘱干部:要记得为人民留下些什么
2014年3月17日~18日,习近平再次来到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再次谈道:“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5年前我到兰考参观了焦裕禄同志事迹展,今天来再次深受感动,引起心灵的共鸣。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 ”
在焦裕禄民心热线,习近平仔细询问热线服务群众的情况,翻看督办材料
习近平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同在此学习的兰考县部分乡村干部学员进行了座谈。他在座谈中提到,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因此, 习近平对当时在场的干部学员说:“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总书记的要求,直截了当:“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总书记做出了明确指示:“深学、细照、笃行” 。深学,就是要组织党员、干部一点一滴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一字一句学习焦裕禄同志的言论,重点把焦裕禄精神学习好、领会透,不能大而化之,粗看都知道,细问不明白,没有触及灵魂。学习要同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相互融通中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把握改进作风的重点。细照,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差距中增强动力和措施。笃行,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弘扬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希望通过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兰考大地回响。
三访兰考 “辣味”民主生活会 人人红了脸、出了汗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再次来到兰考,指导当地的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在这场生活会上,县长自我批评时候掉眼泪,县委书记听到别人的批评,脸红心跳坐不住,县里各个常委严格对照自身工作作检讨,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一场“辣味”十足的民主生活会。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在兰考县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兰考县委常委班子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了干部群众提问题、班子成员相互点问题、班子成员个人找问题相统一,班子集体查摆的问题与班子成员个人查摆的问题相统一, 班子成员心里想提的意见、会前谈心沟通时提的意见、会上相互批评时提的意见相统一,人人都红了脸、出了汗,开出了好的氛围、好的效果 。
焦裕禄,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四年前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兰考,调研指导工作,强调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落实得怎么样、效果如何?新时代如何更好地用焦裕禄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为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省委书记王国生3月23日用一整天时间在兰考调研,一路看,一路问,一路思考。
“干”字当头 实干会干
王国生一行怀着对焦裕禄同志的崇敬,拜谒焦陵、凝望焦桐,重温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一进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就看到墙上的两行大字“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王国生十分感慨,“大家看,当年焦裕禄同志的话语多么朴实,挖掉穷根、改变面貌,就是要靠拼命干。兰考这几年的发展变化不正是干出来的吗?”
“总书记的调研指导为兰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介绍说,近年来富士康、光大发电等企业纷纷落户,兰考在全省率先脱贫,党员干部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作风踏实了,更接地气了,干劲更足了。
“总书记谆谆教导我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把总书记调研指导兰考工作的重大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抓党建、促发展。”王国生说。要把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嘱托化为现实,首先要“干”字当头,用行动来说话,通过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一步步向目标靠近。既要苦干实干,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也要巧干会干,以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工作。当年,焦裕禄同志从兰考实际出发,和县委的同志一起实施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这就是巧干会干。今天,我们要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动脑筋、做文章,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王国生特别指出,兰考脱贫了,但不要有松口气的思想,要做好巩固提升工作,让老百姓稳定脱贫,在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真正过上好日子。
在老百姓中把根扎深
张庄村,这个位于黄河九曲十八弯最后一道弯里的村庄,一座座蔬菜大棚排列在春日的田野上,昔日的贫困村如今面貌焕然一新。
王国生来到这里,村民游文超笑呵呵地把王国生迎进了他的农家小院。老游拉着书记的手说,靠党的好政策,在村里帮助下,开办了家庭旅馆,有了稳定收入,“去年俺一家收入八九万,忙的时候顾不过来还得找人帮忙哩。”老游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总书记,“我这一辈子包括教育孩子,第一就是得听党的话、跟党走。”
听到老游朴实的话语,王国生对在场的人说,老百姓为什么发自内心念党的好,对党这么亲?归根结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得好,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讲得最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断增强获得感。
王国生说,当年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在日记中写到,“作为一个革命战士,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说的就是我们要在老百姓当中把根扎深。干部沉下去,作风才能实起来;干部沉得越深,“四风”就离得越远,老百姓的心就与我们贴得越近。到人民群众中去,同人民群众一块儿苦、一块儿干,我们才能听到真话、找到标杆、汲取力量,才能换来好的作风,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信任。
在张庄村村委会,墙上贴满了村民们的照片,一张张笑脸感染了在场所有人。王国生对大家说,老百姓的笑脸,就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尺,我们期盼老百姓永远笑得灿烂。
一心为党为国为民是共产党人的大德
四年前总书记的探望,成了张庄村村民闫春光脱贫致富的转折点。王国生走进他家的小院,紧紧握着闫春光年近90的奶奶张景枝的手,慈祥的老人不停念叨着总书记来她家的情形,“俺真想总书记再回来看看。”王国生叮嘱闫春光好好孝敬老人,让老人家安享幸福生活。
在村委会座谈时,驻村干部说,村民们最爱去的是村里开办的“幸福家园”大讲堂,大家争着当孝老爱亲的模范。对此,王国生深有感触地说,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引导大家守孝道,倡导文明乡风,同时,自己更要做道德楷模。不孝敬老人的干部也不能用,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连自己的老人都不孝敬,怎么能够与同事搞好关系,怎么能够让群众服气、带领大伙干事创业呢?
座谈会上,老党员孟宪书感慨:“过去是群众有事情了跑腿找干部,现在是干部去串门、问有啥困难,感觉焦书记就在我们身边。”
“焦裕禄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标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从中读出信仰,悟出政德,干出实绩。”王国生对随行的干部说。老百姓为啥念念不忘焦裕禄?因为在他身上体现着我们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政绩观。他对党忠诚、一心为民,他不让家人看“白戏”、制定“干部十不准”,都体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为政之德。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是政治生态的导航仪。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教导,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什么是大德?大德就是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扎扎实实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事。
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靠什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河南怎么抓?王国生说,我们还是要真正读懂焦裕禄这本厚重的书,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解决好思想“总开关”问题,弘扬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走进新时代,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河南日报》3月26日
一组有关焦裕禄的老照片
太珍贵了
焦裕禄生前居住的地方。
焦裕禄在工厂学习时的照片。
焦裕禄与爱人徐俊雅在大连的合影。
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时的留影。
这一张是人们最熟悉的焦裕禄照片,是他在兰考带领全县栽种泡桐时在树旁的留影。
焦裕禄下乡随时与群众一起劳动,并听取群众的建议,这是他在锄地。
焦裕禄曾经的办公室。
焦裕禄生前查水涝时使用过的雨具。
焦裕禄生前穿过的鞋和袜。
人民群众献给焦裕禄的赞言。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只工作了475天
却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感天动地的焦裕禄精神
当年他亲手栽下的幼苗
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焦桐”
这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半个世纪以来
丰碑之光烛照人心
今天,我们再次仰望焦桐
缅怀焦裕禄
河南组工编辑整理
来源:人民日报、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