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不在,“礼”有何用
27.06.2014 14:54
本文来源: 文化厅
近来,很多高校探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学位服,引发社会关注。今年,江苏师范大学连续第三年举行研究生汉服毕业典礼,因有教育部的官员应邀出席,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也引发了热议。
支持者认为,着汉服出席毕业典礼能增加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再照抄欧美学位服是一种进步,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传统仪式的神圣感,都让中国高等教育走在崇尚传统文化的前沿。
反对者则表示,汉服不过是一种文化符号,仅仅通过着汉服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而形式大于内容也会让人反感,对于学生们而言多数也是新鲜一下就算了,不会通过穿汉服领悟到什么文化内涵,更别提传承了。
笔者认为,在国学中崇尚的儒家核心理论结构是“仁、义、礼”,“仁义”为本,“礼”为末。把“礼”视为儒家的根本,认为建立过的制度规范都应该照搬,其实并不正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简单只是通过“礼”来约束人们的道德和行为,尊重文化和利用文化是两个概念,生硬地套用礼数和仪式,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就像很多人认为川剧就是变脸吐火,这让川剧工作者非常无奈,更深层次的文化被忽视了,传统文化剩下的只是“杂耍”部分。
当看到某些邻国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放大甚至在所有权上争执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他们在“偷窃”我们的传统文化,而没有看到本来的面貌。比如,日本和韩国传统文化保留得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将传统文化和经济社会高度结合。当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个“本”深入民心的时候,作为“末”的礼也就顺其自然了。
对于我们的高校来说,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不在穿什么衣服参加毕业典礼,而是在于怎样让怀着求知梦的年轻人在这几年间真正有收获,重新找到教育精神的“本”,而不是去追求衣服的“末”。
本文来源: 文化厅
27.06.2014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