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的梦想与实践

29.10.2015  10:36

  我省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已经步入第6年,177个产业集聚区科学发挥了载体作用。

  2014年以来,我省突出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全面实施国家三大战略规划的重要抓手,在新常态下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作用日益突出,产业集聚区已经进入提高发展水平、提升竞争优势的新阶段。

  以智能终端产业为代表,我省坚持培育“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电子设备、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从无到有强势崛起

  拍照、制版、清水一冲,影像自动显现,只用7分钟,一张美丽的照片便可随身带走……在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演示了免处理CTP版材生产线“绿色环保高科技”的生动一幕。

  这是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一隅。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是我省首批产业集聚区之一,近年来,依托国家级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立足已有的天冠生态园、华光光电园,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把产业链纵向拉长、横向拓宽,助推产业大集聚,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集聚区建设,如栽桐引凤,让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到优,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截至2014年9月底,全省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19.36平方公里。在近6年的发展建设中,产业集聚区培育了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有色、生物医药、新材料、物流商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轻工、电子信息、新能源、建材、钢铁十五大类。

  产业集聚也带来了千亿产业。

  作为郑州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见证者,郑州市组团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琳说:“2009年起步时,我们心里都没底儿,等于是一边谋划一边干。”开始几年,是埋头苦干的阶段,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13年以后,郑州市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步伐迈得更快,也更稳健。

  很多产业集聚区都有类似的经历。长葛市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现在已形成超硬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3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正在打造不锈钢及制品、车辆制造及零部件等2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新型材料和印刷包装2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

  ■专家点评

  产业集聚区是河南创造的主平台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

  屈指算来,河南产业集聚区战略已经走过6年。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河南省开始谋划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一经起步,便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这也为河南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工业强省转变提供了机会与可能。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河南的产业集聚区规模迅速壮大,载体效应日益显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支撑。

  随着产业集群强势崛起,河南的发展步伐也越来越坚定:对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招商引资手段以及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科学统筹,优化配置,快速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内向度”促成了各城市、各县域产业的优化、转型、升级,“外向度”走出了一条从“点”到“线”到“面”再至“网”的立体化产业协同之路。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更加紧密。

  平地起高楼,产业集聚区本身就是一次极富创造性的实践。如今,河南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正在由“创业期”向“创新期”过渡,一批高端外向型企业在产业集聚区平台上扎堆集聚,产业链的黏合性和协同作业程度日益提高,产业集聚区愈加重视集群发展和创新驱动,为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提供了强劲动力。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众创平台”等战略政策的逐步落地,河南的产业集聚区将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主导产业结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新引擎,推动河南工业经济由靠规模扩张向靠创新驱动转变,由企业聚集向产业集群、融合发展转变,由硬基础投入向软环境塑造转变,由政策优惠向制度配套转变,由考评建设向考核运营转变,使产业集聚区在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动力转换上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竞争力显著提升,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00多个,其中郑州电子信息、洛阳装备制造、漯河食品3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

  注重引导形成特色产业链

  4月12日,省政府网站公布了几份表彰通报,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等20家分别荣获2014年度河南省“十强”、“十快”产业集聚区。这些产业集聚区以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为重点,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紧盯“高精尖”项目,和北航、浙大等16家科研院校建立了科技成果孵化或产业化基地;

  郑州市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引进新能源汽车;

  孟州市产业集聚区9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工程技术中心;

  在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郑州国际陆港、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已成其3张亮丽的“名片”;

  ……

  全省产业集聚区各具特色强劲发展,与政府主导密切相关。产业集聚区自建设之初就提出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注重多渠道培育产业集群。包括依托产业转移承接国内外产业集群、引入战略投资者带动集群发展,依托国际知名企业、大型央企整合集聚产业链、加大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壮大整合产业集群、强化提升本土传统资源产业优势培育产业集群等方式推进。

  产业链的形成也培育了电子设备、生物制药、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产城融合立体化协同作用

  郑州国际物流园已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签约,与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学校达成了合作意向,学校、医院、超市和邮政、金融、消防……城里有的这里都将有。

  最近几年,产业集聚区在重视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在如何做到“产城融合”上下功夫。

  对于生活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富士康园区的李磊来说,园区就相当于城区,娱乐休闲、吃饭就医、休息运动的场所都有。“跟住在市区没什么区别。”

  扫描全省各个产业集聚区,大多数都已经注重产城融合。

  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内,已吸纳了数万人就业,周边从事物流、餐饮等第三产业的人员就达2万多人。乐凯华光、天冠职工生活区等企业职工社区相继崛起,将9个行政村(社区)建设成为6个新型城市社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2014年,沈丘产业集聚区投资1.65亿元,开工建设10条道路、4座桥梁,总长11.9公里,拉大了建成区框架,拓宽了发展空间;扩建了8000平方米的行政服务大厅,进驻县直单位46家,设置窗口79个,可办理453项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不断完善路网、管网、电网和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公租房等基础设施,实现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与城市配套设施无缝衔接、共建共享,提升产城互动水平。

  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北部的信阳国际家居小镇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5.16平方公里,总概算投资350多亿元,在规划之初就设计了包括园区社会、市政设施在内的产城融合功能区。

  ……

  可以说,产城融合,对提升产业集聚区的人气、品牌都具有极大意义。

  “互联网+”集群发展

  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有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这里正在兴建正威科技城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

  该产业园由正威国际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250亿元,涵盖手机整机制造、核心配套配件、软件开发、交易展示、商贸物流等项目,集金融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于一体,达产后将实现手机年产能2亿部。

  为何下这样的大手笔?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表示,我们将借此打造“6.0版本”商业模式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

  “6.0版本,就是用互联网思维设计商业模式。”王文银解释说,移动互联网企业会将园区的高新科技、整机制造、产品配套、现代服务、创新创业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彼此在“互联网+”中实现融合发展。产业园建成后,将引进500家以上的手机产业链企业入驻,形成“产、学、研、居、展、商、贸”等10种业态相结合的产业新城。

  引用“互联网+”模式,通过集群式招商,是目前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又一趋势。

  面对“互联网+”,长葛市产业集聚区的森源、众品等龙头企业成为“领头人”:森源信息中心为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众品食业通过整合专用车辆1万多台,完善了“地网”,建立鲜易网、冷链马甲,打造了“天网”,成功由生产商转化为服务商。在他们的带动下,目前,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内发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在80%以上。

  ……

  对此,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认为,“未来,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众创平台’等战略政策的逐步落地,河南产业集聚区将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主导产业结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新引擎。”

  数据显示,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区域工业发展的核心支撑、释放内需潜力的主要阵地、传统农区赶超的主要动力……

  产业集聚区,满载着我省经济发展的梦想与实践,正不断攀升、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