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轮全员核酸检测见证城市力量
本报记者 曹萍 王平
7月31日至8月25日,郑州先后进行了五轮全员核酸检测。
26天、1000多万人口、共计6000多万份核酸检测结果,郑州通过一轮轮检测,彻底排查潜在感染者,切断病毒传播链条。这项“超级工程”的实施,既是疫情防控的有效之举,也是对城市动员力、组织力的一次大考。
全员检测全面动员
检测一人10秒完成、一轮检测两天结束,每一次全员检测都是一次全面动员。
“半个小时内集合出发。”7月31日一早,全省15个省直医疗机构2300名医护人员集结,首批奔赴核酸检测一线。
每一轮全员核酸检测,都需要2.6万人次医护人员鏖战一线。截至第五轮核酸检测结束,仅河南省儿童医院就派出了23批次的核酸检测队伍。近12万名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在第一线,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
采样点均配备了样本转运队伍,司机闭环管理、车辆严格消毒,确保样本及时、完整、安全、无污染地送到检测实验室。
而每一个检测结果的背后,是16家省级市级医院和27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马力全开,2232名检测人员的不舍昼夜。
高效组织智慧助力
“我们的全员核酸检测越来越有序、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安全了。”这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
采样点设置更加规范合理,让检测事半功倍。隔离区、等候区、验码登记区和采样区一目了然,扫码人员、引导人员、维持人员各司其职,整个过程如流水线一般流畅。
流程不断优化,让检测加快进度。二七区京广路街道橄榄社区第一书记李湘君,对每栋居民楼科学排开时间,实现错峰检测,第一轮检测时1小时检测七八百人,到第二轮即提高到半小时检测千余人。
智能化“武器”加油助力,让检测更有效率。首台客车式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正式投用,实现采样后2小时出具报告,解了不少货运司机急需“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燃眉之急。
无私奉献 筑牢防线
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各方力量汇聚在一起,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他们,是令人敬佩的“天使白”。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庄静已是第8次执行核酸采集任务,十几个小时连轴转,衣服被汗水湿透,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白发皱。“抗疫老兵”郑燕带领队员为丰庆路街道办事处2634名隔离人员逐一上门采集,一天走出了25548步的“巅峰成绩”。
他们,是温暖贴心的“志愿红”。接到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后,管城回族区紫荆山南路办事处副主任张培等十几名“红马甲”拿着大喇叭驻守小区维持秩序,直到最后一名检测人员离开。二七区雅居社区“90后”李志帆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服务队,组织居民分批次、分单元参加采样,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预约检测,为医护人员搬来降温冰块。
他们,是守护安全的“保障蓝”。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全体民辅警分布在199处核酸检测点,指挥送检车辆,守护群众平安。未来路街道康复社区民警刘红伟拉来音响,让慷慨激昂的旋律给参加核酸检测的人们加油打气。
党员干部纷纷下沉基层,成立党员先锋队、临时党支部,昼夜奋战、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奉献和担当。
非常之时、主动之为、科学之举,五轮全员核酸检测的顺利完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所有为之努力的人心手相连的结果。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