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应警惕的五个错误倾向!
随着小米手机、三只松鼠干果、乐视电视以及嘀嘀打车等新兴企业的逆袭成功,再加上“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的热度涟漪迅速扩展,深受产能过剩之痛的农业产业,面对“互联网+”的汹汹之势,呆若寒蝉、不知所措!在互联网思维驱动下的产业逆袭,深有狼来之势!一时间,农业领域几乎到了不谈互联网就无话可谈、不做电商就无路可走的境地!
“互联网+”在政府推动下,热度虽然持续高涨,但是概念内涵却一直不是很明晰,在这里我重新厘清一下“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内涵;“互联网+农业”是指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农业企业针对农业产业痛点、消费痛点,通过技术升级、服务升级、产品升级、品牌升级等策略手段实现农企的“+”法升级化发展。
“把握趋势、痛点突破”,是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小米科技针对苹果手机的高价格消费痛点和手机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推出底价小米手机,弭平了消费痛点、加快了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同时,也获得升级替代的发展机会;三只松鼠针对白领休闲消费趣味化、互动化的需求和品质不稳定、服务不到位的消费痛点,特开发出“高趣味、高互动、高服务、高品质”的四高干果产品,获得了阿里公司的高度关注,并成功获得重点、优先推广机会,从而在电商渠道获得突破式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稳定的基础,长期以来处于重点关注、集体发展的角色。虽然历经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但是,大部分农业产业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尴尬境地!在这里,所说的“靠天吃饭”,不是指丰廉靠天,而是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靠天吃饭”!农产品丰收,则价格低廉;农产品廉收,则价格高启!随着农业育种技术、生产技术以及农资辅助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意义上的收成多寡“靠天吃饭”已经不再存在,“高产、稳定”成为了农业的基本现状!
农产品的持续性“产能过剩、低价运营和生产长周期性风险大”已是事实,但是作为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产业又不能积极开展去产能化运动!同时,在消费环节,农产品消费的痛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产品过度大众化、信息不透明、农资过度使用和产品消费便利性不足”等特征。
农业企业在 “互联网+”推动下,快速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从业人员的惯性思考、互联网基础认知较低以及电商环境的干扰,也出现了一些诸如:盲从化、运动化、电商化、高成本化、自我中心化等错误倾向,需要引起农业企业的高度警惕!
警惕一、盲从化倾向:
很多农业企业在面对互联网大潮的时候,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市场需求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化趋势,盲目的听从互联网从业人员的互联网化建议,这样容易导致互联网路径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匹配度问题。
警惕二、运动化倾向
传统农业企业在面对新事物时,在经历了排斥期后,习惯一哄而上,喜欢阶段性、运动式经营运作,经常是跟随化发展、形式化呈现,结果是内外两张皮;农业企业互联网化升级发展,是针对特定痛点消除的内外兼修的创造型经营性行为。仅仅依靠短期的运动化发展,不仅仅浪费了资金,还丧失了发展机会。
警惕三、互联网等同电商化倾向:
很多农业企业,简单地把电商等同于互联网,诸如河南新乡的一个面粉企业,其电商渠道的营运成功,主要是通过把其优势烘焙面粉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利用电商平台的无边界购物渠道和高度发展的配送体系,同时通过对烘焙面粉的小包装化处理,解决了消费者的小批次、大便利性消费需求,把原本高度分散的小众自制烘焙食品消费者实现了有效供给。该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互联网的特性,通过电商渠道和小包装化解决了消费者的便利性消费需求。但是,这并不等同于电商就是互联网。很多企业受此启发,也简单对传统的线下面粉等农产品进行了小包装化处理,希望通过电商渠道实现突破和发展。
警惕四、高成本化倾向:
互联网思维不是线性思考,而是脑筋急转弯!农产品属于消费品范畴,消费的价格弹性较高!农业企业的互联网“+”式升级发展,如果主要通过基础改造,实现了农产品的改良式发展,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高昂的生产成本,这将会大大提升农产品的消费价格,阻碍产品的替代性发展!无论是“有机食品”、还是“有机农场”,由于其高昂的基础改造成本和普提的生产成本,使其终端表现价格超高,抑制了产品的替代性快消化发展!
警惕五、生产中心化倾向:
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特征进行互联网“+”的升级改造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点!但对大部分农企来说,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农企升级发展的全部!围绕自身的技术生产现状通过技术对接升级发展。而不是考虑当下的消费痛点,进行痛点消除式升级发展!这样,即使农业企业实现了与互联网技术对接,但是由于缺乏痛苦消除爆点,难以触发消费惊感,也难以实现爆破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