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新的经费投入机制,我们开展教师培训,为孩子们添置玩具绘本等,更有‘底气’了。”12月5日,我省将从明年春季学期起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消息,让郑州市二七区实验幼儿园园长陈娟心奋不已。
记者从当天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召开的相关说明会上获悉,我省将实施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这意味着我省补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保障链条,“幼有所育”再添保障。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以来,经过两期行动计划的实施,我省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2016年,全省幼儿园发展到18695所,在园幼儿408.67万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14%,比2010年提高32.34个百分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底子薄、基础差、欠账多使得学前教育仍是我省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通知》针对性回应了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如何解决我省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当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相对薄弱:现行教育链条唯独学前教育缺失生均经费;学前教育财政拨款,大致包括依据教师编制确定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以及适量专项经费,2016年共计34.8亿元,仅占教育总投入的2.6%,与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数在教育人口数占比不相称。
第二个问题是普惠性资源总量不足:我省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短缺且扩充困难,公办园整体占比仅占21%;经教育部门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共计3860所,仅占20.65%。普惠性幼儿园多因资金“举步维艰”,教育质量参差,而优质园收费高,“上公办园难,上优质民办园贵”问题突出。
对此,明年起,我省安排财政拨款的依据将由教师编制改为幼儿园招收幼儿数量,省辖市、县级及以下公办幼儿园年生均财政拨款基准定额分别为5000元、3000元,残疾幼儿为10000元,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承担。生均财政拨款不含保教费等收费收入以及幼儿园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
同时,我省将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200元的标准设立奖补资金,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和提高保教质量;鼓励其积极扩充资源,每新增1个标准班按照市辖区不低于7万、县(市)及以下地区不低于5万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
省财政自2019年起对实施政策的省辖市、县(市、区)予以奖补引导,将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基准定额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作为分配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因素,纳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对落实政策出现财力缺口的地区予以补助。
我省学前教育还面临着办园体制欠顺畅、教师队伍欠稳定等问题,《通知》从理顺办园体制,实行属地化管理;落实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职工工资待遇,保障幼儿园教师培训投入等方面一一作出回应。
省教育厅基教二处处长刘林亚介绍,我省正在推进的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了“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保育教育质量”三大重点任务。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一揽子方案,解决了当前学前教育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不足问题,成为我省建设“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总开关。
(记者 周晓荷)
添置玩具绘本等更有“底气”了! 明年起我省公办幼儿园按生拨款 -
郑州12:29 06.12.2017 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