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 同心书写新篇章”系列报道之二:人才培养

12.10.2014  13:5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职能所在,也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基本重点。十年来,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 质量立校 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生命线,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学风建设为抓手,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载体,着力于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着力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质量高,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学生服务社会能力强,在各类高水平、高层次的比赛中摘金夺银,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十年来,学校本科专业从39个增加到64个,其中14个普通本科专业在河南省和部分外省按本科一批录取。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双学位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规模达到3万人,硕士研究生增至1600余人,研究生1741人(含博士研究生14 人),各类继续教育注册人数达到1.8万人。

学校现有20个教学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08个,具有工程硕士(9个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农业推广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会计硕士、艺术硕士等专业学位授予权。

坚持育人为本, 践行德育为先。 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思想,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强化对学生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几年,涌现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模范教师,热心做公益的“公益达人”和公益创业团队的优秀学生,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和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的事迹获众多媒体报道点赞。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新 。实施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获评优秀。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建立创新培养基地30个,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4100多篇。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从无到有,增至14项,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5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项。省级教研项目从2004年的累计5项增加到现在每年40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实现突破,获得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由6项增加到了47项。

加强创新教育平台建设,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 学校将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到教学系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搭建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告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创新教育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十年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上获得国家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银奖)1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6项;“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时报金犊奖大陆赛区金奖1项;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全国二等奖4项等。

实施“六个一”工程,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提高。 学校坚持四年不断线的职业发展教育,实施特色鲜明的就业工作“六个一”工程,构建创业教育示范学院、创业实验班、SIYB创业培训班三个平台,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使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就业创业质量显著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创业之星。十年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八万多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得“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基地”、河南省“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媒体评为“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