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也是诈骗高发期 大学新生当心诈骗陷阱

02.09.2016  11:36

  近日,针对大学生的恶性诈骗事件接连发生,两名受骗大学生含恨离世。9月1日,记者采访了教育界、法律界人士,他们提醒大学生要提高防范技能,维护切身利益。

  我省教育部门和高校提醒广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目前国家已建立了完整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只要有经济困难,政府和学校都会给大家提供合适的资助,保证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如果接到电话称某单位或者个人要为大家提供资助,同学们一定要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查证,千万不要盲目按照对方要求到ATM机或网上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为保证新生顺利、安全入校,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专门派车到火车站迎接新生,不少辅导员和学长热心地提醒新生谨防受骗。比如,新生人生地不熟,一些骗子时常会在车站、校门口等地冒充接待人员,“热情”地帮助新生看管行李或者代缴学费,大家一定不要把钱物交给陌生人;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以资助为由,或者冒充教育部门、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有关机构电话求证,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自己的身份证等重要证件要妥善保管,不能借给他人使用,防止他人借用你的身份证以及复印件办理银行卡、电话卡等。

  河南陆达律师事务所樊迎祥律师表示,由于个人信息泄露严重,部分电信诈骗已经变得十分“精准”。除了公安机关加大侦破打击诈骗犯罪的力度以外,全社会都应该对此引起重视,从单位、学校、媒体,到社区、家庭等,都要多渠道宣传并揭露犯罪手段,交流防范经验,制定防范措施,以提高个人对诈骗的识别、防范能力。此外,大家对网络交易、网络支付等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宜进行操作时,要多一个心眼,多一分警惕,即便是爹娘的信息也不能马虎,更不用说熟人、单位等,一定要通过电话联系等渠道核实真伪后再操作,不给诈骗犯罪可乘之机。(记者 史晓琪)

   相关新闻

  “开学第一课”讲述如何防诈骗

  目前是各大高校开学季,9月1日,郑州市公安局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民警走进郑州大学,为大学生上开学安全第一课,提醒大学生谨防电信诈骗。

  “粗心、贪心、虚荣心等心理是骗子行骗成功的突破口;遇到困难和问题先向老师或警方确认,便可降低自己被骗的几率;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骗案发生半小时内是警方破案的‘黄金时间’。”当日上午,在郑州大学新校区操场,民警结合高校易发的电信诈骗案件,为6000多名入校新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防诈骗课。

  据警方统计,今年1月至7月,郑州市发生高校大学生受骗案件214起,其中,网络兼职诈骗91起,网络交易诈骗123起。

  郑州市公安局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主任郝锐说:“现在电信诈骗手段花样翻新、防不胜防。今后防电信诈骗进课堂也应成为常态并进行推广,不仅要进入大学校园,而且应该进入中小学,作为筑牢安全防线的必修课,使学生们从小就接受防诈骗的教育,不断提高防诈骗的能力。

  “大学校园相对比较封闭,大多数学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警方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我们对电信诈骗的识别能力,提高警惕,防止被骗。”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学生盛嘉骏说。(记者 李凤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