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探郑州儿童医院:6个小时192人就诊,九成是高烧
7月22日这天晚上,郑州儿童医院医生郝会民值班急诊,六个小时的值班中,她几次拿起桌子上的水杯,都没机会喝。
她说,没时间喝,也不敢喝,怕上厕所。
值班中,她的诊室里患者没有断过...
走廊一旁的抢救室里,一位妈妈伏在床边,死死按住宝宝不断抽动的小腿。
他的孩子误服了防腐剂,正在洗胃。
一墙之隔的门外,孩子奶奶一脸落寞,瘫坐在地一言不发...
而高烧昏迷的丁丁好像听到了爸爸的呼喊声,眼睫毛动了动,极力想睁开眼睛,最终还是差了点劲儿,又沉沉睡了...
三岁的胖胖难得可以随便玩妈妈的手机,他的头上插着输液的针管,大眼睛里还挂着没有滚落的眼泪...
暑假来临,郑州东区的郑州儿童医院也迎来了就诊高峰,这里每天都会上演着不同的儿科故事。
7月22日晚上6点到23日凌晨0:30分,河南商报宝舅实地探访夜间急诊,以期给大家带来最真实的儿科就诊故事。
仅在22日18点--24点就有192人就诊,而23日0点--6点有70人,其中以呼吸道疾病居多,90%是因发烧而来,而病因基本是肺炎。
漆黑的夜和透光的门
22日大暑,郑州的夜像是浸了温水的黑色幕布,牢牢实实裹在头顶。
每天晚上六点,儿童医院夜间急诊开始,到第二天早上八点结束。
急诊的门在医院正门西侧,相比较正门的气派,这里白天看起来毫不起眼。到了晚上,四周空空荡荡,儿童急救中心和红十字标志在夜色里老远就能看见。
大厅里,通亮的灯光透过玻璃门,在门前打出一片明亮。每个晚上,全市甚至全省的危重患儿,都会通过这道门,接受救治。
从医院停车场到急诊大门,有100多米的距离,中间要经过一个拐角。在妈妈们看来,这却是此间最漫长的路。
“到医院了,到医院了,宝宝,马上咱们就好了。”
或带着哭腔,或眉头紧锁的妈妈们,等不及爸爸停好车,怀抱着宝宝一路小跑。过了拐弯处,远远能看见大厅,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加快脚步。
孩子初患病时的惊慌,路上等红灯时的焦灼,对病情的恐惧...所有的情绪,似乎被冲淡了一部分。
而那道不起眼的玻璃门,就是希望。
每一个定格都似曾相识
22日18:30
急诊候诊大厅人数39人,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
大多数宝宝头上贴着退烧贴,窝在妈妈怀里。
精神头足点的娃娃,则满场飞奔。
“宝宝哪不舒服?”
“最近量体温多少度?”
“吃退烧药了没,啥时候吃的?”
负责分诊的护士,工作娴熟,基本上很快能判断出孩子病情的严重情况。
尽管大厅里满是患者,她几乎一直都在忙,不过她觉得,当天晚上还可以,人不算太多。
18:36
5岁的妞妞吃坏了肚子,躺在椅子上。
爷爷在一边轻轻的给她揉肚子。妞妞刚做完抽血检查,我问她,抽血疼不疼?
她说疼。
“那哭了没?”
“没哭。”
一旁的爷爷笑她,你咋没哭,哭得那么大声。
妞妞感觉到不好意思,说了爷爷一句,把脸扭到一边。
18:47
第5诊室,一个宝宝发烧38摄氏度,刚吃了退烧药。
家长担心半夜回去又烧起来,医生安慰了家长几句,并叮嘱他们要稍喂点东西给孩子吃。
18:54
综合治疗室。
刚刚11个月的小胖娃因为支气管炎,正在做雾化。
小家伙明显对眼前的装置不感冒,心想还没有奶瓶好吃呢。
妈妈只好拿出手机,一遍遍给他放小苹果。临走时,他还会用小手跟宝舅再见。
19:00
候诊大厅的显示屏上,依然保持着35人的排队量。
而此时,分诊台前第一拨小高峰来临,呼啦啦围了一圈儿人。
19:15
医院门前的广场上,喷泉散出的水雾驱走了几丝闷热。
一旁卖玩具的摊位上生意火爆,输完液的宝宝和快要就诊的宝宝,到了这里就走不动道。
有小家伙买了遥控汽车,绕着喷泉一圈儿疯跑。
19:32
抢救室里,一个约5岁的男宝被护士,妈妈和爸爸一起按在床位上洗胃。
胃管从宝宝嘴里伸出来,一头连接着针管。
针管向前推一次,孩子的双腿就猛的蹬直,小手紧紧抓着身下的床单。
门外,孩子的奶奶目光呆滞,瘫坐在地上,脚上穿着拖鞋。
“孩子怎么了?”
她慢慢抬起头,眼神仍然无光,嘴唇动了,没有声音。
“我说我不上班,偏让我上班,这才刚上第一天,就成这样了。”孩子妈妈带着哭腔,断断续续中宝舅得知,宝宝是误食了防腐剂。
瓶子里的液体还剩一点,妈妈哀求,能不能不打了。
屋子里开着空调,护士刘卉娟额头上还是岑出了细密的汗珠,最终那位妈妈被她严厉拒绝。
约十分钟之后,洗胃结束,这个宝宝接下来还要在接受其他检查。
他坐在妈妈腿上,安静下来。
奶奶仍然在抢救室门口处,想往这边看看,却又怕碰见宝宝妈妈的眼光。
病床前,夫妻俩还在争执...
19:45
急诊第2诊室。
丁丁高烧昏厥,静静躺在床上,腿时不时轻轻抽动一下。
每当这时,身前的爸爸赶紧俯下身子,轻轻地唤他小名。
丁丁像是听见了,眼睫毛动了动,极力想睁开眼睛,最终还是差了点劲儿。
爸爸说,他们在别家医院有检查结果,不过来的时候忘车上了。
郝会民让他赶紧取回来。
从诊室到停车场,来回有300多米。
他出去时,宝舅看了下手机,这名爸爸只用了一分多钟。
20:20
第2诊室,郝会民边问患者问题,边在电脑上输入,突然电脑却死机了。
守了半个晚上,终于有机会了,趁着这个时间,宝舅赶紧问了她几个问题。
她说,自己做医生有9年时间,在急诊也有3年了。每五天都会有两个小夜班(18:00-0:00),一个大夜班(0:00-8:00)。
夜班频次这么高的原因,她说是因为相比较其他科室,儿科医生更为急缺。
当天晚上,她接诊最多的还是发烧和腹泻患儿。
她也提醒家长,孩子发烧如果在38.5摄氏度以下,可以先在家进行物理降温,即用温水擦浴等,切忌不要用酒精擦浴。
而近期孩子由于冷热交替受凉发烧也较多,需要家长注意。
空调可以使用,但有过敏史的宝宝,要清洗空调滤网。
20:36
刚满四个月的子轩被120急救车直接送来第2诊室。
出车医生说,孩子拉绿屎已经拉了一天,初步判断中毒脱水症状,根据急诊规定,要优先救治。
此时,宝宝躺在床上,眼光呆滞无神,四肢无力。
正检查着,又拉了一次绿屎,妈妈出门急,忘了带纸巾,旁边的一位家长赶紧拿出包里的纸巾。
21:06
二楼输液室里,墙上的电视里正放着熊出没,扎上了针的孩子不再哭闹,有宝宝依偎着妈妈,睡着了。
21:25
抢救室里送来一个情况十分严重的宝宝,10个月大小,医生初步诊断疑似重度肺炎,心功能不全。而最后化验结果为肝损伤。
两名护士正在给宝宝抽血,准备检查。
而后,这名宝宝被直接送往ICU。
22:13
“乖啊,宝宝不哭,阿姨给看看。”翟利尽量安抚着宝宝的情绪。
这名孩子高烧39摄氏度,还有拉肚子和喉咙发炎等症状,也需要抽血化验。
22:27
这时的医院里,除了急诊一楼,其他楼层都已经安静下来。
医院五楼,是新生儿内科病房、早产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围着五楼形成一个圈。外面的家长也围着圈,像是在守护。
走廊里,一个挨一个的地铺。一个垫子,一条被子,每天晚上9点准时铺上,早上6点收起来。
他们守在这里,每天最希望得到的最快乐的消息就是:孩子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
走廊里,没睡的人大多在玩手机。爸爸们会看电影,妈妈们多在刷朋友圈。
宝舅经过一处拐角,看见一名妈妈,手指在屏幕上左右滑动,手机上的灯光不时反射出她的笑。
走到背后时,我回头看了一眼,屏幕上好像是一家人某次游玩的合影。
22:32
重症监护室门口,同样铺着地铺。
不同的是,很少有家长睡得着,他们大多是刚刚到此,怕护士喊时,找不到人。
我也碰见了刚刚楼下那个10个月大宝宝的家长。
俩人被这个情况打击得有些措手不及,不停询问其他家长里面的情况。
不一会儿,护士把两人叫了进去。
他们今晚,应该连地铺也没有。
整个五楼,每天都有人来,也有人走,有高兴的,也有难过的...
23:00
儿童医院西北一家饭店还未打烊。
在这里吃饭的多是医院里的患者家属,已经出院的正高谈阔论,还在住院的,心事重重。
23:41
救护车闪着光到了门前。
车上下来的妈妈抱着孩子往前冲,医生跟在一旁提醒他们,“一人留下办卡,一人带孩子去看。”
这个孩子也是发烧,39摄氏度,同时还有腹泻症状。
而一个小时之前,急救中心的医生没来得及吃饭,叫了一份外卖。外卖小哥敲了好久的门,无人应答,当时,急救医生还在出车的路上。
23日0:08
已经过了换班时间,作为当天的主班医生,郝会民的诊室里还排着几个人。
等看完这拨患者,她才急忙赶去办理交班。
当天,她说情况还算可以,不算多,除了接收的危重和120送来的之外,共看了40人。
0:10
分诊台前,早前值班的护士换成了媛媛,我问她,现在情况怎么样,人多不多?
她回答,不敢说!
“为啥不敢说呢?”
“我怕我现在说早了,万一到后半夜人突然多起来了...”当天,她要从晚上8点值班到第二天早上8点。
我们都走在平安大道上
凌晨0:40,我离开儿童医院。
这个时候,那个误食防腐剂的孩子已经回家,可能睡了吧,下次别再好奇乱吃东西了。他的爸爸妈妈或许还在为照看孩子的事情争执吧。
ICU的那个小家伙儿,眉眼很是清秀,第一天独自睡觉,希望你不要害怕。
那个吃坏肚子的小姑娘,扎针哭鼻子还好了,不要相信你爷爷说的话,他不会带你去吃牛排的,至少现在不会。
医院门前的路现在叫平安大道,此时一溜黄晕的灯光,洒水车刚刚经过,路面被打湿,凉快了不少。
走得远了,只有儿童医院的红十字标志还能看见,由于视野的原因,正好处在路牌平安两字的上边,很应景。
突然发现这条路也瞬间变得可爱了:入院即安心,出院则平安。
而我们,也正走在平安大道上。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