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之中讲述郑州" 民之利:安居乐业之城

26.06.2016  23:07

  核心提示

  这里是郑州,是河南,亦是中国。

  这里是天地之中,文明之源。3000多年前,周公在这里测定天地之中,“中国”一词也源自这片土地的历史文献……

  这里是交通要道,东西相贯,南北通达,公路、铁路、高铁、飞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这里是商城肇始、产业之城,古商城遗址横亘市区,新商战烽火点亮神州,现代产业五湖勃兴……

  这里是生态之都、幸福之城,古之大象出没,现代地绿水清,文化文明滋润,百姓安居乐业……

  这里,就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城市——郑州。作为一名郑州人,你是否认真阅读过郑州,是否认识郑州、了解郑州?认识、了解和关注,是热爱的开始。热爱之后,需要理解、参与和支持。

  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及“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重磅推出《郑之中——讲述郑州》大型系列深度报道。报道分《地之中》《郑之名》《商之源》《枢之纽》《业之兴》《国之重》《绿之行》《民之利》《礼之成》《梦之圆》十期,为您讲述古老郑州的历史文化、文明传承、产业勃兴和沧桑巨变,讲述未来郑州的似锦前程和百姓梦想。

  从这里,我们读懂先辈,读懂父母,读懂自己;

  从这里,我们讲述郑州,读懂郑州;

  从这里,我们读懂河南,读懂中国……

  郑 旗

  郑州,又称“商都”。

  商,顾名思义,以贸易货殖而产生社会的流通。

  从3600年前的中国商代都城、商文明的发源地,发展到了历史上著名商埠。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中原腹地的城市激荡起“商都”起落的命运呢?

  历史的巨变常常在一些不太起眼的地方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2500多年前,中原腹地,孔子周游列国走过这里,道出了一句“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民之利”的基因烙印在这个城市。在他看来,“利民之所利”考验的是执政者的智慧。

  中国商人起源于殷商遗民。

  《尚书·多士篇》:“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灭殷商后,殷商遗民备受歧视,不得不从事颠沛流离、不受尊重的商业。

  这也是汉语“商人”一词的由来。

  千年不变“士农工商”社会分工,制约着社会发展。矛盾从来都是社会升级的推动力,传统秩序从建立到破坏,再到重新书写,循环往复上演。

  商代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盘庚声称“视民利用迁”(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

  为民谋利,则国可长治也。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观点,不仅是对封建社会执政者的要求,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更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福祉。

  在21世纪的今天,“利民之所利”,将民生问题放在管理决策的天平上,朝着对老百姓有利的方向前进。

  郑州,是属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以一种给人们带来足够“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满足感的城,它重新定义了“”的概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安居乐业之城

  郑州,是一座古老的城,沧桑的商城遗址传颂着八大古都之首的底蕴;而她也是一座安居乐业的“”。

  市中心,二七纪念塔,这里演绎过商贾云集的辉煌,如今依旧是郑州最繁华、最时尚的商圈,百货公司林立、世界一线品牌聚集地。

  81岁的郭素琴老人是郑州最初的城市移民。几个月前,她就居住在相隔几十米的市中心最大的“棚户区”内。

  1956年,她跟随丈夫来到郑州,六口人居住在张砦街上面积10多平方米的小屋内。上世纪50年代,低矮草棚被改建成泥墙草屋;60年代,泥墙草屋改建成砖木瓦房;70年代末,砖木瓦房翻建成两层的钢筋水泥楼房。2000年,两层楼房加盖成了三层。

  在郭素琴的印象里,房子狭小、阴暗。没有独立卫生间,几百人共用一处厕所,早晚“方便”都得排队;没有独立厨房,屋内随意搭个台子就是厨房,做饭时房顶不时有灰掉入锅中;供排水设施陈旧,污水乱流,雨雪天路滑难行。

  而随着郑州棚户区改造,她终于告别了原来的房子。

  和郭素琴老人一样,5年来,全市共有100万群众搬入新建成的安置房,享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更好的社会保障。

  2013年年初,郑州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三房合一”住房保障管理新机制。“十二五”时期,郑州市新开工保障性住房52万套(户),建成20多万套,5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到公租房政策。

  如今,郑州努力打造“生态宜居郑州”,实现了三环内80%以上的污染企业外迁,生态水系加快建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生态廊道成了大众“健身房”。

  5年来,市区建成生态廊道3854公里,人均水域面积由4.4平方米扩大到10.2平方米,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1.9%扩大到34.9%。

  “塑造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田园城市”成为郑州城市的奋斗目标。

  和谐发展之城

  郑州,是一座历史的城,悠久的岁月赋予土地不凡的厚重;也是一种幸福的“”,贫困户有低保,残疾人有残疾补贴,生病有医保,小病不出社区,百姓身边的好学校越来越多,还有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社区片医诊治……

  “升一次学,犯一次难”曾是不少郑州家长的痛楚。今年,肖女士孩子到了上幼儿园年龄,她家住金水区,很快就给孩子找个称心的公办幼儿园。

  郑州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让更多的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五年来,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65所,全市新建幼儿园416所,从源头化解“上学难”。

  “学在郑州”的脚步从未停止,从今年起至2018年,我市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90所,平均每年30所,中小学校消除特大班额。

  就医是民生之急,2012年,郑州市启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工程;2013年,全市发放居民健康卡超百万张,推动居民健康档案、病历和诊疗信息共享,方便群众就医;2014年,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五年来,“郑州片医”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新增医院床位2.86万张,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提高到8张,郑州百姓的2015年人均预期寿命比2010年增加了1岁。

  小王今年33岁,他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上有4位父母,下有1个孩子,是典型的“421家庭”。好在4位老人都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在2000元左右。

  “现在养老金每年还在涨,我们夫妻俩经济上没什么负担,消除后顾之忧。”小王感慨道。

  2015年年底,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总数超过1279.27万人次,全市已基本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救助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民医保、流浪儿救助保护……一个个被冠以“郑州模式”的民生制度横空出现,让全国瞩目,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幸福生活。

  郑州,这是一座文化的城,上下5000年的华夏文明薪火相传正在走向复兴;是一种梦想的“”,百姓荷包越来越鼓,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四季不变的“蓝绿白灰”到个性时装的姹紫嫣红,从手捧“铁饭碗”到就业渠道越来越宽,从攒三年钱买辆凤凰自行车到上千万元、上亿元的就业创业扶持资助……

  “这日子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啊!”62岁的孙先生刚刚搬进工人路上150平方米的大房子,“过去一分钱恨不得掰两半儿、孩子衣服轮着穿、4口人挤在一间平房住,买辆凤凰自行车都要攒三年钱。如今呢,我跟老伴进门楼上楼下、出门四个轮子,孩子们也做生意,有房有车。

  市强则民富,百姓钱袋一年比一年鼓起来。近五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225元提高到1.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万元提高到3.2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2.9%、10.8%,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缩小到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居中西部前列。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307万辆,2015年全市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以上。

  郑州市创业孵化园,如今不少年轻人也走进教室上创业辅导课。这项免费培训为期10天,从创业的法律问题到项目可行性分析应有尽有。孵化园还有小到制豆浆、大到商业加盟的免费项目培训和对接。“最让人舒心的是,这儿的综合办事大厅还提供‘一站式’的小额担保贷款。”外来务工人员小曹高兴地说。

  不仅是百姓个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也无声无息中发生着“质变”。五年来,市县两级城市建成区面积净增220平方公里,郑州市建成区从“三环”到“四环”,如今已迈入“五环”时代。

  城市的快速发展,为的是郑州人的生活水准更快与“国际水平”接轨。五年间,郑州经济总量连续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和7000亿大关,年均增长10.4%。2015年,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的排序由第8位前移至第7位。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民众都有理由认为,这种民之利都是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也是最有象征意义的落脚点。

  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但无论怎样去总结,可以称道的意义都是:给她自己的人民带来幸福福祉。

编辑:袁连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