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主题教育用实功 聚焦主责主业谱新篇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基层党委积极响应,认真贯彻“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方式方法,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彰显特色。机关党委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将主题教育与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相结合、与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相结合,推动主题教育向党的组织体系“神经末梢”延伸。
校团委:擦亮志愿服务品牌底色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校团委紧密把握团员青年的需求和特点,聚焦青年学生急难愁盼问题,探索能够有效提升主题教育活动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志愿服务新模式,科学筹划“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志愿服务活动。
聚焦主责主业,高水平建设志愿服务品牌。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共青团河南省委等部门公布了2023年河南省大学生“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志愿宣讲队入选名单,全省共200支大学生志愿宣讲队入围,我校“梦之渠”志愿宣讲队、“不朽星火”志愿宣讲队、“红渠集结号”志愿宣讲队、“天河”志愿宣讲队共四支团队获批,获批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一。校团委坚持培育多元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努力让志愿服务成为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我校作为河南高校志愿服务领跑者,多次承办多项省级活动。通过多年的活动坚持与品牌塑造,培育了“不朽计划”、“寻路”、“粮心人”、“环小青”等一批政府所急、社会所需、百姓所盼的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品牌。
注重价值引领,高质量打造志愿服务体系。 校团委持续完善具有时代特征、青年特点和工大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以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为主线,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嵌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入群众日常精神文化生活,扎实开展志愿宣讲工作,鼓励青年学生在宣讲实践中锻炼成长,带领广大青年强化使命担当,贡献青春之智、激发青春动能,服务学校“双一流”创建大局,加快推进志愿服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同时将“西部计划”打造成思政育人的新阵地,近年来录取人数均保持全省第一,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培养了一大批既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具有基层工作经验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
健全运行机制,高标准构筑思政育人格局。 校团委通过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团委牵头协调、部门分工负责、师生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全力构筑志愿服务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尽力的思政育人格局。志愿服务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河南高校第一、全国前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多次对我校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报道,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在“世界粮食日”期间,我校制定的《大学生“爱粮节粮”志愿服务活动指南》,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面向全国推广,开创了河南高校制定全国志愿服务“行业标准”的先河。
站在新起点、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下一步,校团委将擦亮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底色,久久为功把志愿服务打造成思政育人的重要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让志愿服务成为青年学生成长的大思政课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青春答卷。
就业创业中心:办实事促就业解难题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坚持把解决师生关切问题贯通于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全过程,领导带头、广泛动员、四措并举,高质量推进毕业生就业,实现了主题教育成果与师生共享。
推进访企拓岗。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校领导班子成员积极配合,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专职教师、辅导员等全员参与,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寻访校友,与相关单位建立就业合作渠道,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深入企业开展社会需求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签订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设立就业实习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构建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的常态化合作机制。截至5月26日,学校聚焦2023届毕业生开展访企拓岗活动120余次,拓展就业岗位3620个。
搭建服务平台。 抢抓春季就业关键期,组织开展校园专场招聘会568场,举办专而优行业企业专场招聘会12场,举办2023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共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依托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学校就业信息网等,将用人单位在校发布的职位信息与学生就业意愿(专业、地域、职位、薪资等)精准匹配,将匹配度超过70%的职位信息推送至学生手机端。截至目前,先后为2023届毕业生推送精准信息4万余条。
用足就业政策。 学校强化就业政策宣传,用足用活用好就业支持政策,精细开展升学考研指导,制定发布考研升学日历和本科毕业生升学分析报告,设立专门考研自习教室,助力学生考研升学;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创业、“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宣传动员和服务工作,营造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军营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浓厚氛围,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截至5月底,近352名毕业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
加大帮扶力度。 学校全面实施“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百分百工程”,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抓,研究制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办法,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一人一档”帮扶档案,配备“一对一”指导教师,制定“一生一策”帮扶台账,定期开展帮扶进展情况督查和典型经验交流,动态追踪毕业生就业意向,并开通心理热线、职业规划个体咨询等就业指导通道,关注重点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职业指导,全力推进就业帮扶工作。
教育培训学院:持续提升服务行业能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机关党委教育培训学院党支部在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中,聚焦“如何扩大和深化行业服务能力”这个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拓展业务,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成效,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落实。
参加联合国南南合作论坛,为国际粮食减损提供工大方案。 5月15日,李成伟校长受邀参加“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国际论坛”,教育培训学院作为对接单位参与并支持了各项活动。此次论坛,对于我校在粮食产后减损领域深耕细作、筑牢新时代大国粮仓,为南南合作中发展中国家研发适合的储藏加工技术,提升粮食安全水平,提供了“中国智慧”和“工大方案”,在持续提升我校服务行业能力方面有深远意义。论坛举办期间,校长李成伟代表学校与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等机构共同发起了“南南合作知识分享伙伴关系联合倡议”。本次论坛及倡议发布活动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中国日报、人民网、中国网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相关新闻被国务院官方新闻、联合国官方新闻等转发,仅海外转载媒体就有297家,覆盖2.6亿潜在受众。
与河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合作,推进行业人才培训上台阶。 5月16日,河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我校签署人才继续教育合作框架协议。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河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彦飞,副校长陈桂香出席签约仪式。此次人才继续教育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起到了行业示范引领作用,受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高度关注,官网专栏报道了此次签约活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河北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河南工业大学开展的人才继续教育合作基础稳固、恰逢其时、前景广阔、未来可期,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共同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开展行业调研与合作共建,扩展教育培训的合作广度。 5月15日,副院长沈贞带领招生工作部人员走访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人才继续教育合作调研,河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人员一同参加调研。双方结合河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人才继续教育需求,围绕学校粮油食品类特色专业及校外教学点合作的未来规划,就三方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展开了深入探讨。此次调研活动为双方开启人才培养合作拉开序幕,为下一步推进河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人才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为服务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5月25日,党支部书记刘克非到外语学院调研,深入了解专业学院参与学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和面临困难,听取学院的意见和建议。
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教育培训学院聚焦事业发展,围绕学校“双一流”创建实际,锚定关键问题和建设难点,开展选题研讨,制定调研清单,统一思想,明确路径,有效发挥学校优势,促进了学院教育培训服务行业能力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