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习主席送春联”活动受网友热捧
“我先来!上联:除暴安良灭蝇打虎仁者无敌,下联:兴邦强国勤政倡廉铁血丹心,横批:精忠报国!”“看我的!上联:反腐势如破竹擒虎拍蝇,下联:倡廉闻风而动清衙惠民,横批:光明磊落!”
这不是相声里的对对子场景,而是论坛上的一场“春联接力”。而这场由网友自发发起的“为习总书记征集2015年新年对联”的活动,也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网友热捧。
一场自发的“送春联”
前文引述的对联,都是一些网友的自发回复。这篇由网友“天崖多美”在央视网“复兴论坛”发起的帖子,从2014年12月21日发出,到1月30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引来超过30万次点击。一个月之后,该板块的论坛版主发现了这个回复火爆的帖子,将其“置顶”。
而报社梳理网友的“春联接力”发现,在网民自发撰写的这些春联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有“反腐”、“打虎”、“兴邦”、“法治”、“民安”等。
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两年多来,无论是雷厉风行的作风建设、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还是力度堪称空前的改革以及绘制的依法治国蓝图,都在普通民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中国,新春送春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人及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都有悠久传承。据了解,这种在网络上“给领导人送春联”的活动形式非常新颖,此前很少。而这一活动能得到网友如此热烈的回应,恐怕也是帖子发起者“天崖多美”没有想到的。
中国人民大学大四学生龚敏告诉报社,虽然自己没有写对联,但她一直关注着这一活动。“自发给习主席送对联活动,本身就体现了人民对习主席的爱戴,而这一活动引起热议,更表明习主席领导的系列改革举措惠及民生,深入人心,人民通过网络的方式表达对领导人的感情,可以说是‘情之所至’。”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苏宏元教授在接受报社采访时表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惩处贪污腐败等一系列举措顺应民心,深得普通民众欢迎,人民出于内心的尊重,利用传统民俗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对联来阐述心声,“是一个非常好的态势”。
新媒体时代的互动
民众自发地给中央领导“点赞”的场景,不由得让人想起1984年的国庆节。当时,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首都群众游行中,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出人意料”地打出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小平,您好”。那个珍贵的历史镜头,也记录了民众对改革开放的认可与情感。
这一次,“给习主席送春联”的活动,则将空间延伸到了网络。事实上,民众的自发“点赞”,也已经成为两年来网络上的一种常见现象。
比如,习近平履新后不久,微博上就出现了一个关注其言行的账号“学习粉丝团”。这个由普通打工者创建的账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上百万关注量;同时,当习近平到各地考察调研,从广东到湖南、再到北京南锣鼓巷,网友都纷纷“晒出”自己用手机抓拍的瞬间,为习近平亲民务实的作风点赞;而在微信平台上,一个名为“学习小组”的账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有数十万的订阅用户,每天探讨与分享习近平的治国理政理念。
不只这些。去年年底,网络上还有一首“神曲”走红——《习大大爱着彭麻麻》。两名“草根”主创表示,创作这首歌,就是因为看到在出访时,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之间的无数温情细节“有感而发”。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学主任孟威对报社表示,近年来,民众可感的改革成果,使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论坛等)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极富活力的“新兴舆论场”。新媒体让领导人与民众间的距离被显著拉近,不仅为党和政府沟通群众架设了桥梁和纽带,也为党和政府服务群众搭建了新的平台。
“多种多样的社交网站为这些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我们期待领导人和民众利用这样的平台进行更好的双向交流互动。”苏宏元说。
【责任编辑:樊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