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在即:语文作文+阅读理解高分“秘籍”在此 拿走不谢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訾利利
记者 孙科 刘慧丽 马俊峰
语文几乎贯穿整个求学生涯,也是最难拿高分的科目。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50分,现代文阅读加上古文阅读43分(2015年中考分值,每年略有变动),这两大块加起来93分,在总分120分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考生如果掌握了这两块内容的答题规范和提分秘诀,在中考时语文学科拿到满意的分数问题不大。这次,河南商报考学君邀请了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崔矿山,为你带来语文学科的备战秘籍,还不快收藏。
作文
五讲四美,做到这九点,高分作文不是梦
中招语文作文50分,一般采取作文题目二选一的形式,包括命题式作文和半命题式作文。
在中招语文作文答题时,要注意“五讲四美”,做到这九个要素,才能在作文上打一场漂亮仗。
五讲包括:讲立意、讲真情、讲细节、讲文采、讲技巧。
四美包括:标题美、卷面美、语言美、结构美。
讲立意
在立意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凸显“真善美”的主题。
立意正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你的立意要让中招作文的阅卷人惊喜,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中考命题式作文为主,一般有三种形式。
词语式命题作文:就是通过延展造长句的形式确定题目,出现过的作文命题包括距离、追求、主宰、色彩等。
短语式命题作文:比如你是我的太阳、独特的母爱等,这种情况需要通过短语的“重读”,来找到这个命题的重点,像“独特的母爱”中的“独特”就是想要强调的重点,抓住了重点,离写出佳作就近了一步。
填充式命题作文:需要考生自己补充完整题目,这就是画龙点睛的时候了,比如有一年的题目是___里的微感动,补充的部分就是作文的“眼睛”。
讲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我手我口,打动读者。
想要中考作文拿高分,考生要用真情打动阅卷人。
讲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
一般而言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细节描写可以从这几方面提高,一是人物细节描写,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着手;二是景物细节描写,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动物、静物等处开始描写;三是生活细节描写,通过情节细节、事件细节等描写来凸显;四是场面描写,侧重于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比如增加神态描写,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逼真。
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
1.真实。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
2.典型。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
3.生动。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4.要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讲文采
写作文,要能够文采飞扬,才可以使阅卷人陶醉其中,给出高分。
比如:诚信是一条流了5000年的河,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诚信是一支神奇的笔,龟背上长出了汉字,汉字上长出了华夏。
这样的语句,用到了排比、比喻等,如果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使用,让人看了为之一振。
讲技巧
巧妙使用写作表达技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通过角度的选择、人称的变化、修辞的运用、技巧的把握、细节的彰显、叙述的详略等写作技巧,使文章看起来更有文采。
阅读理解
三心二意 让阅读理解难题迎刃而解
阅读理解很多时候让考生无从下手,不过你做到“三心二意”这五点,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三心:把握中心、运用匠心、抓住核心。
二意:欣然会意、殷勤致意。
阅读分为小说阅读、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说明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等,其中小说阅读最常见,而阅读题的答题原则是:规范、有序、丰富。
中招考点会集中在揣摩人物形象、赏析环境描写、理解小说标题、把握故事情节、概括主题内容、分析写作技巧、品味语言特色等方面。
揣摩人物形象题型
概括人物性格,答题要点为
1.六抓: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人物关系,抓住这六个要素。
2.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根据相关情节作答。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为交代时间地点、具有象征意义、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交代时代背景等。
理解小说标题
在理解小说标题方面,需要弄清楚三个问题:表面意义与深层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小说标题的作用如下:
1.起到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概括情节。
4.揭示主旨。
5.突出人物形象。
6.有象征意义。
把握故事情节
1.概括故事情节,主要是梳理小说脉络。
2.某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3.分析小说开头与结尾部分的作用。
出题模式
1.概括故事情节,即梳理小说脉络,包括①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式。② 事件发展脉络概括式。
2.分析某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一般答题要点集中在:
① 结构上,起到总领、铺垫、伏笔、呼应、总结、过渡等作用。② 内容上,为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展开、主题思想揭示等服务。③艺术上的展现手法、效果等。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