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大不同

10.10.2015  12:51

2015年9月,我带着年逾六旬的母亲和将近6岁的女儿来到纽约,开始为期一年的访学生活。一个月下来,一家三口感受截然不同,小小家庭变成了一个五味杂陈的调料瓶。

得乐园

都说美国是孩子的乐园,走在纽约大街上,你会以为这城市是为取悦孩子而设计的。从曼哈顿任何一点出发,步行五分钟必有play ground(小游乐场所)——滑梯、秋千、攀登架……有的还配了喷泉、戏水池和翻斗乐。在北京时,我们的周末通常是好几双眼睛盯着淘气堡里一个小宝贝,纽约人则完全不同,一个大人晒太阳,四个孩子摸爬滚打,渴了自己喝凉水,脏了自己到喷泉池里涮脚丫,大的带着小的,刚会爬的也依样凑热闹。傍晚,孩子们满鞋满身地带半斤沙子回家,一个个皮糙肉厚,连汗毛都闪烁着太阳的颜色。

年底满六岁的女儿提前成了纽约小学生。早听说美国初级教育课程简单,以玩为主,谁知学校的日程还是令我大吃一惊——校园生活最大的主题并不是游戏或者社交,当然也不是学习,而是——吃!

纽约公立小学七点半前提供免费早餐,午餐十点左右,对低收入的访学家庭也免费,下午一点半还有专门的零食时间。两点出头放学,没人接的孩子会吃学校提供的下午饭,然后去课后班。这个课后班辅导做完作业后,还会再给一块蛋糕或糖果奖励。第一天回家,孩子的校园联络本里夹着一张纸,乍看以为是课表,仔细瞧才发现,原来是专门制作的零食表,列出建议孩子带的水果、坚果、高纤饼干等健康食品,以及不让吃的垃圾零食。

美国小学好像生怕孩子饿着,不停嘴的零食把小朋友变成了重口味。更让人心疼的是浪费:从一年级的小豆包到六年级的大胖墩儿,餐饮标准都一样。没人说不许剩,也没人催你吃,只是到点就把没吃完的倒掉。虽然吃饭不要钱,但在从小“粒粒皆辛苦”的中国人眼中,却太罪过。

度过最初两周,作业慢慢出现在书包里。美国一年级没有想象得轻松,语文、数学、阅读和社会活动四门作业每天都有。语文题不仅要抄写、造句、填空,还得配图解释;数学作业是画图完成十以内加法;阅读每周五本书,让孩子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场景;社会活动则要画出家庭成员、家乡美食等等。

学校只教孩子一小部分,更多知识来源于博物馆、科学馆、动物园、美术馆……女儿的小学为新生提供免费博物馆通卡,拿着它,可以在市内任何博物馆换票,不是一张,而是五张!鼓励孩子带着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一起参观。在北京很少逛博物馆的我们,竟然把纽约博物馆逛了个遍!最受欢迎的是纽约科学馆,在这里,抽象的公式变成可操作的实验:愿意动手就给你竹竿,设计搭建多维空间;喜欢电玩就给你鼠标,在屏幕上尝试银河探险;小宝宝们围着喷泉吹泡泡,大孩子们则忙着试穿太空服。

遍布纽约的公立图书馆也是教育孩子的好帮手。每个图书馆都贴着专属儿童的日程表:积木比赛、宝宝故事会、周中电影夜、手工艺术课……课余时间被填得满满的,连家庭作业都由志愿者辅导完成,完全不用父母操心。在美国借童书极其方便,不仅一次十几本,而且各国语言都有。美国公共文化体系很大一部分经费靠捐赠,但服务却不由分说地把没有捐赠能力的小朋友摆在了第一位。

失乐园

在美国,如果你没钱、没工作,那最好有个孩子。有了孩子,免费餐饮、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就都有了。政府不仅帮忙养孩子,还顺带养孩子的爸妈。可是,如果以为这样就能高枕无忧一辈子,那就错了,一旦衰老,美国人的境遇不容乐观。

有一篇流传颇广的文章,告诫人们在美国不要轻易帮助老人,因为他们“都很有独立精神”。我带母亲来美之后才体会到,与其说“独立”,不如说是恐慌,是一种怕被社会遗弃的危机感。美国宠爱孩子、鼓励青年、残疾人也处处优待,但对老人,却缺乏顾惜。孩子由国家抚养,他们成长后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那些露宿街头长椅的、在公厕洗头擦澡的、风雨里裹着破毛毯颤颤巍巍伸手的,都是老人。所以,母亲到纽约头几周,最大的感触不是美国景物的新鲜,而是中国老人的幸福。在美国当老人,可谓举步维艰。

驰名世界的纽约地铁四通八达,但大部分站点得爬台阶,一层层上上下下、深不见底。地铁双向不同站台,万一走反,还得爬回去重来,对腰腿不好的老年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个别大站虽有电梯,也不是像北京那样大大方方的扶梯,而是深深隐藏在某个角落,稍不留心就会错过。就算这种电梯,也是为残疾人安装的,所以得跟着轮椅标识走,反反复复迂回曲折,得拿出捉迷藏的功夫。更绝的是动不动就关闭修缮,一修就要大半年。当你扶老携幼、大包小包、步履蹒跚地好不容易找到电梯,却发现门上贴着一张大大的“关闭”,那感觉,真仿佛兜头冷水泼了下来。

三年前游学英国,我感觉欧洲最有钱、最有闲、最爱参与社会活动的都是老人。瑞士雪山上,炫酷的玛莎拉蒂里坐着银发一族;巴斯小镇里,退休教师敞开庭院,把国际学生领进家门。当初感慨欧洲老人为自己而活,年纪再大也要在社会舞台上扮演个角色;而中国老人却被孙子绊住了腿脚,日常活动半径仅限小区。这次发现美国老人又是不同,既不像欧洲那样体面悠闲,也不像中国那样含饴弄孙。他们都很忙,忙于奋斗、忙于生活。

整个社会都不肯对老人露出友善的笑脸,公交、地铁里从来没人给长者让座。年轻壮汉就那么坦然地盘踞在座椅上,任由花白头发们颤颤巍巍晃一路。所谓老人的独立,有多少是自愿,又有多少是无奈呢?母亲感叹:在纽约,年幼也好、残疾也罢,只是千万不要变老!因为生活中很多不方便都挑战着衰老的身体。年轻人不在乎、意识不到,而老人则硬撑着不肯求助,不愿服老。

这个社会崇拜强者、急于淘汰,它自顾匆匆向前,却把老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老人孩子到纽约,一个失乐园,一个得乐园。在中国,孩子属于家庭,几代人为一个宝贝忙碌;在美国,孩子是社会的财富,爸妈不过是监护者之一,不够格随时可能替换。在中国,小区里免费健身场地是老人的区域;而美国,却只见儿童游乐场,没有专门的老年设施。中国讲究敬老孝亲,老人用孩子顾家来夸耀幸福;而在美国,再大年纪也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人无时无刻不幻想自己依然年轻。正如地球仪上美国在中国的背面,老人和孩子接触到了美国社会的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