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迎来新解法

11.04.2016  17:33

    互联网金融是现代实体经济的核心,是血液。如果善用互联网金融工具,更能快捷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主要以P2P、网贷、投融资信息发布展示为主的互联网平台。尚未出现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它不是某些金融机构吸筹的工具,更不是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平台。它应该这样的;为融资企业提供投资资金、让需求方可以便捷的与供给方直接进行交流的平台,它要具有用酬众的理念整合多方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机构。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本身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在中国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导致了对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金融风险过于集中。

    金融稳定与支持发展的关系

    行周期,由于经济效益下滑,银行资产质量有可能恶化,这时候银行减少信贷投放本在情理之中。然而,金融与实体经济、特别与工业是利益共同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实体经济是“”,金融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整合多方金融供求创造互联网金融生态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便捷性等,不能仅仅依靠传统金融服务,还要依靠金融产品、技术和制度创新,疏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

    金融结构过于单一,还制约了货币政策效果。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流动性过于宽松,一方面造成股市、债市暴涨暴跌,甚至危及金融稳定;另一方面依靠银行信贷加杠杆,又造成了非金融部门财务上的不可持续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和完善金融组织、市场、产品、调控、治理等方面的供给,对于推动供给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结构调整与稳定增长、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稳定与支持发展、鼓励创新与适度监管、扩大开放与防范风险、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强调“脱虚向实”,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更加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它绝非一个圈钱销售理财产品和债券转让的互联网工具。国家政策方面对而融服务实体经济,也不再是简单的货币刺激,这方面近来发布的金融相关政策足以证明国家战略的大调整。

    从国际看,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世界经济衰退以来,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宽流动性、低利率、高风险偏好,经济与金融进一步背离。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所谓“三期叠加”之一,就有“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由于前期稳增长的工作过分依靠总需求管理,依赖货币刺激,延缓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继续依靠投资拉动,推高了全社会杠杆率,加剧了当前产能过剩压力和通货紧缩威胁。甚至因为金融交易的暴利,进一步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产生挤出效应。试想,炒房炒股就可以一夜致富,谁还愿意去艰苦创业?

    “中小企业融资难”旧题亟待新解法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大批中小企业因为融资问题而命悬一线,倒闭破产的比比皆是。中小企业从银行短期贷款融资的成本约为年化10%-14%,但有价无市,银行普遍嫌贫爱富;民间投资机构的债权融资也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绞肉机,融资成本约为18%-36%;民间借贷更为夸张,融资成本高达36%-60%,实体经济如何才能真正的拥有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融资方式呢?中小企业一定要善用股权的价值,它不但可以融资更能为融资企业本身引进多重智慧及技术资源的支持。加股金平台也是依据这个原理而设计,它不但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更为政府提供了引导基金提供引资、投放的功能平台。同时,解决投资机构项目来源、资金来源,利用加股金实用的项目投资应用工具全方位为实体经济服务。

    实体项目融资难根源所在

    融资难的根源是我国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且社会融资渠道高度集中于银行的间接融资,银行为了回避风险,会优先选择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

    股权融资近年来发展迅速,对融资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只会瞄准最优质的中小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条件较高,而且发行节奏缓慢,无法满足大量等候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新三板企业挂牌方便,但流动性和成交量欠缺。

    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更贴合实际、更具扶持作用的融资模式。投资机构组建庞大项目经理到处寻找项目,融资企业到处寻找资金,遇到的十之八九都是中介公司,缴纳各种费用后被推来推去,加股金的诞生也全面解决这些问题。

    加股金平台尚未正式上线,它是否具有这样的功能验证之日不远,据悉,2016年6月1日加股金迎来首个投放日,只要中小企业注册即可申请首期五亿规模的扶持基金。其中,陕西省安康市政府获中小企业升级转型扶持基金直投300家企业名额,并在6月1日前完成资金投放工作。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