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中原粮丰 功起水利
2014-06-19 中国水利报二版“农田水利与粮食安全”专题
□本报记者 王华 杨沙平
通讯员 李乐乐
六月的中原大地,迎来收获季节,各处尽是一派火热气氛。
“今年的馍能吃上了!”5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尉氏县视察小麦生长情况,在沈平义家的小麦地里,他欣慰地说。习近平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习总书记询问了我家粮食产量等问题,我给他汇报今年每亩小麦最少能收1200斤,最终这个数字为1300斤左右。”沈平义高兴地对记者说。去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旱能灌,涝能排,让他对粮食增收很有底气。
中原熟,天下足。今年,河南全省小麦播种8110万亩,比上年增加60万亩,加之生长关键期雨雪及时,受旱情影响小,中原将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粮食是王牌 水利是保障
距离沈平义家田头不远处,是一条引黄灌渠,沈平义借助这条渠,共给小麦浇了3次水,习近平总书记到来的前几天,他刚浇完最后一次“灌浆水”。在他家地头,设有一座出水阀门,地下则铺有呈“工”字形的输水管道。
2012年,尉氏县水利、农业等多个部门“抱团作战”,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张市镇位列其中。“每万亩地水利投资约1100万元,根据所解决灌溉区域和机井出水量,确定单井控制面积,管网工程布置时尽量考虑减小对机耕的影响。”尉氏县水利局副局长朱仁杰介绍。
“没有引黄灌渠之前,家家都靠拖拉机从浅井中抽水灌溉,高峰期时很快就没水了。”沈平义回忆。灌渠修成后,当地推行“渠灌+井灌”模式,即尽量引黄河水灌溉,成本低又可补充地下水,引黄灌溉保证率降低时启用地下水,形成了用水的良性循环。尉氏县去年引黄7000万立方米,加上井灌,就成为粮食丰收的基石。
“烧油”改为“用电”,进一步节省种地成本。如今借助一部遥控器,一个人就能完成几个人的活儿,劳动效率也大大提高。从去年开始,沈家村的年轻人可以踏实外出打工了,不再成为农忙时节往返的“大雁”。
张市镇东南方向约200公里处,是沈丘县的洪山乡,当地属沙河灌区沙北片渠系末端。“原来田间沟渠杂草丛生,淤积严重,平日不存水,下雨后又极易形成洪水。”家住常胜沟附近的群众说。
理顺逻辑,践行使命才更有意义。“引来沙河水,灌溉百姓田。”沈丘县确定了清晰的思路:以跨乡沟渠治理为龙头,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纽带,多项工程齐头并进。同时,要科学调控沙河、泉河水闸,最大限度地保障灌溉。
在2011年和2013年,沈丘县两次对常胜沟进行治理。“尤其是第二次,组织了30多台挖掘机,不分昼夜地挖了两个月。目前全乡95%的渠道都实现了通水补源。”洪山乡党委书记王志明介绍。据统计,今年,沙河、泉河两大灌区总蓄水量达1亿立方米,累计向灌区送水7000多万立方米。
洪山乡王老庄村民魏俊杰算了一笔账:“现在浇一亩地大约花15块钱,原先用柴油机抽水得花约35块钱。”今年他家的小麦产量由去年每亩900斤增至约1200斤。水网逐步形成后,每亩地的承包价格也从800元涨至1100元。
截至目前,河南共实施小农水重点县110个,其中91个是产粮大县,基本实现了“小农水”在粮食核心区的全覆盖。
管护是王道 责任是根本
抗旱浇地应急挖井,抗洪排涝临时买水泵……临时抱佛脚,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先建机制、后安排项目”,这是河南推进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申报的原则,并以项目促管护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群众全过程参与。
打开阀门,接上管子,刷一下卡,水汩汩涌出。浇得差不多了,尉氏县岗李乡张同府村村民张福有走到控制器旁,再刷一下卡,变动的数字停了下来。“政府修好,自己爱惜,要求自己,提醒别人。”张福有说,全村人吃了太多无水浇地的苦,如今正形成一股爱护水利设施的好风气。
岗李乡水利站站长张振清介绍,全乡每个村目前都成立了管护组织,工程均落实了责任主体,管护费用、人员工资等从电费中产生。“人员都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由群众选举产生,必须是责任心强、愿意接受监督的人。”
小麦收割完后,乡亲们都忙着灌溉玉米和花生。张振清每天的工作,就是到田间帮群众解决各类“疑难杂症”,包括修复阀门漏水、修抽水泵等。“如果是因为我们指导缺失而导致损失,会让人很心痛。”
自小农水项目推进以来,尉氏县水利局已经组织各类管护人员培训班近百次,并下发了多种教材。“培训内容包括施工图纸怎么画,钻井时的注意事项等。和群众共同管护,使得水利设施随时随地有人心疼,在关键时候它就能充分发挥效益。”张振清感叹。
除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管护外,河南还加强对小农水工程统一标识的管理工作,要求项目县对各类新建、维修设施分类进行统一编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单项工程档案,签字后移交管护责任主体,再通过发放群众意见测评表等形式,查证管护措施落实情况。
与此同时,部分地方还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财政补助、奖励、贴息等办法,调动市场主体、合作组织、农民等,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投入水利工程建设,使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创新是驱动 合力是关键
在沈丘县采访期间,记者注意到,水利局职工的办公场所仍是六七十年代的瓦房,与一旁几十层高的商品用房极不相称,办公条件也极为简陋。但是,沈丘县最近几年的水利投入却丝毫不含糊。
2011年以来,沈丘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累计投入2155万元到农田水利上,包括干支沟渠清淤、新打配套机井等。“我们有钱时首先考虑民生,在水利投入上从来都不吝啬。”沈丘县副县长马伟说,“下一步会极力摈弃‘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方式,促使各部门统一参与,让水利发挥最大化效益。”
2013年河南省按照中央要求,对小农水项目继续实行中央与省财政投入1∶1配套的投入政策。据统计,去年,河南省财政投入第三、四、五批重点县项目资金8.2亿元。今年,省财政年初预算已安排小农水重点县专项资金9.12亿元。
依据《河南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绩效考评办法》,全省对重点县实行动态管理,对绩效考评不合格的取消重点县资格,对未能达标的给予扣减100万~300万元的处罚,对绩效考评优秀的给予100万~300万元奖励。截至目前,河南共评出优秀县(市、区)48个,惩罚落后县16个。
有地方反映,根据国家目前的投资标准和建设期限,每个小农水重点县每年可完成2万~3万亩建设任务,连续实施3年,数量不足10万亩,这与每个县平均58万亩左右的中低产田改造任务相比差距很大,也映衬出当前的投资标准和年限均偏低。因此,希望能够适当延长粮食生产区的建设年限,再加上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和农民筹资投劳等,就能基本完成任务。
“在新形势、新环境、新条件下推进水利建设,面临着资金投入、工程维护等诸多难题。破解这些难题,关键在于创新思维、拓展思路。重要的是建立利益关联机制,让群众当自己的事去办,当成自己的东西去管理,既是巧干,也是创新。”河南省副省长王铁表示。
粮食丰收,彰显的是水利保障,夯实的是民心基础。在实现“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的庄严承诺面前,河南水利将不断聚合新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