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史是一笔宝贵遗产
“回顾千年反腐历史,探讨执政得失成败;总结古代廉政经验,以史为镜走向未来”。这是笔者近日所观摩五集电视专题片《镜鉴》的主题。该片由省纪委书记尹晋华、著名作家二月河做顾问,李宏民、吕印方撰稿,由济源市纪委、市人大制作。
专题片包括“殷鉴不远”、“人心向背”、“为政之本”、“名垂千秋”、“以史为鉴”等五集,分别从王朝覆亡的历史沧桑、以民为本的廉政核心、历代反腐的制度建设、彪炳千秋的清官廉吏,以及历史上廉政建设给予今天的借鉴启示等角度,为观众呈上了一份中国反腐倡廉历史的“大餐”,品后倍觉有益,深受启迪。
当年,中国“历史周期律”因毛泽东、黄炎培的“窑洞对”而受到关注。这部专题片使人最震撼之处,即是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治乱兴衰,叙述得触目惊心,仿佛历史的烽烟还在昨日,那数不尽的王朝悲歌,穿过时间隧道,奏响振聋发聩的警钟。无论是“酒池肉林”、暴戾恣睢的商纣王、周幽王,还是热衷奢靡享乐的陈后主、唐玄宗,他们不是不知道前朝败亡的先例,但无一例外或在“天命所在”的骄妄中,或在太平盛世的麻醉中,“温水煮青蛙”般不知不觉滑向腐败的深渊。
盛世尤须危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但多看一看历史,想一想现实,或许会对中央关于“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的告诫,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
腐败的严重危害,是通过一条条“蛀虫”实施的。片中生动展示了一些巨贪大蠹的祸害,从严嵩父子贪污十分之六边关军费,到和珅贪占相当于清政府15年财政收入的巨额财富,引起民怨沸腾,内忧外患,社会矛盾积重难返,其危害程度无论怎么高估都不过分。所以,无论官职多大、根子多深,硬起手腕切除毒瘤不可有丝毫犹豫。观历史,让我们对“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反腐败、“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有更多的感悟与领会。
正如《镜鉴》所深刻揭示的,尽管历史上封建王朝用完备的礼制和严格的监察来反腐,尽管也出现了不少励精图治的明君和两袖清风的廉吏,但都不能改变一代代王朝前“腐”后继、生灵涂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复使后人而哀后人”的悲剧命运。“权力监督是廉政建设的核心内容”这一命题,可谓中华民族所走过的苦难沧桑历程血泪教训之所凝聚。我们再也不能漠视缺乏监督的权力的危害。“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些正确的理念和决策,是引领国家、民族走向复兴的必要前提,是实现中国梦的可靠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中国反腐倡廉历史是一座富矿,是一面镜子,不断开掘,时时镜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走向未来。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