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医改:服务体系改革比筹资改革更有挑战

23.06.2014  11:35
      过去几年的实践表明,新医改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2009年,中国之所以启动新医改,正是因为过去形成的医药卫生体系已严重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其中三大体制弊端尤为突出:

  慢病逐渐成为大众疾病谱的主要风险,而旧有体制缺乏有效分担风险的制度安排,个人家庭因此承担了过大的疾病经济负担,此乃“看病贵”问题;服务供应受制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等级规划和资源配置,造成“三级医院水泄不通、基层医疗门可罗雀”的“看病难”问题;广大医务人员长期处于公立医院“单位人”的事业编制定位,行政管制和市场体制的内在冲突,是“大处方”“红包回扣”现象的制度根源。

  针对上述制度问题,中国式医改做了什么?广大群众得到了什么实惠?还有哪些问题群众不满意?这应该是客观、理性认识和评判国家医改的基点。归纳起来,中国式医改有两大关键点:

  第一,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形成政府投入主导下企业、家庭共同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收效如何呢?从医保覆盖率看,自2009年医改方案全面实施以来,全国参保人群已高达95%以上。

  根据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入户跟踪调查,参保人群不仅获得了越来越可及的医疗增值服务,其自费负担还明显降低。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公共财政补需方,参保群众得实惠。从实际数据看,医改正在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旨在提高医疗服务供应能力和效率、质量,更好满足医疗服务需求。

  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沿着两条主线同步推进。一方面大力探索公立医院的机制体制改革,包括管办分离、补偿机制、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等制度的完善创新;一方面积极推进公平、有序的市场开放政策,有利于形成公立、民办医疗服务的有效竞争、相互促进。

  事实上,社会总需求无非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大部分组成,所以政府办医与社会办医的根本关系是相辅相成。因此,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两条主线符合其基本目标的诉求。当然,服务体系改革远比筹资改革更有挑战性,涉及的体制藩篱更多更深。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是长期任务,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更需要耐心和坚持。

  中国医改已进行了5年,直到今天仍然是人们热议的重大公共政策问题。基于不同的视角,人们对医改政策的认识、观点、评判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并非中国独有,事实上哪个国家又不是如此呢?

  但是,分歧归分歧,事还得做,像医改这样人人关心的民生大事,无论如何改都会有不足,但不改问题更大。过去几年的实践表明,新医改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改革并不怕存在问题,应对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继续改革,而不是左右摇摆,更不可走回头路。只要大方向正确,就该勇往直前,在行进中不断完善修正,才是实现改革目标的最优路径。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刘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