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好人缘何频频“感动中国”? ——中原人物连续三年入选“感动中国”综述

16.02.2016  08:01

  2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我省推荐的“感动中原”2015年度人物——王宽成功入选。之前我省推荐的胡佩兰、陇海大院分别当选“感动中国”2013、2014年度人物,至此中原人物实现连续三年“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央视的传统精神品牌,自2002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已评选出160多位(个)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在这部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里,河南人秉承厚重的中原人文精神,用大爱情怀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撒向人间都是爱

  胡佩兰、陇海大院、王宽,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折射着河南人的善良和德行,熠熠生辉。他们演绎的故事虽各有不同,但因其内蕴含着人间大爱,带给人们的却是同样的感动。

  大医仁心,胡佩兰用自己的一生对其作了生动的诠释。98岁高龄仍坚持坐诊的胡佩兰,一辈子拒收红包、不开大药方;在退休后坐诊的20年里,除节假日外,每周出诊6个上午,风雨无阻;捐出7万多元为农村孩子建了50个“希望书屋”。

  2014年1月22日,胡佩兰心脏病突发辞世,弥留之际,她叫着跟随了她26年的学生唐利平的小名,说了最后一句话:“病人看完了,咱回家吧。

  2016年2月11日中午,郑州市幸福路5号院的一栋居民楼里传出了欢快的歌声:“你愿跟我走我愿跟你走,哪怕要走到天尽头,你牵我的手我牵你的手,谁也不愿把谁丢……”歌者是“陇海大院”爱心集体的主人公高新海,当天老街坊们如约在这里聚餐。正是因为有了一帮“中国好邻居”,高位截瘫的高新海40年来活得快乐而有尊严。

  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在农场插队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2008年,父母相继去世,留下高新海孤身一人。

  当不幸开始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就承担起了照顾高新海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40年来从未间断。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传统社会的博爱梦想,豫剧艺术家王宽做到了。从淮阳农村走出来的王宽,感念于割不断的乡愁,把老家6名孤儿接到郑州与其一起生活,并培养他们成才。17年间,他放下艺术家的面子辗转于各大茶楼卖唱,只为能让孩子无忧地生活和学习。同时,王宽还时常带领孩子们做公益活动,已连续向社会捐助100多万元。“爷爷在我们心中播下了善和爱的种子,我们要进行传承,更多地回报社会。”孩子们说。

   小人物有大情怀

  胡佩兰、陇海大院、王宽,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却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如日子般细水长流,波澜不惊。但也正因为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对爱的付出、担当和坚守,才让我们感同身受,心灵共鸣。良善、和谐、美好,是每个人对社会的期许和愿景,胡佩兰、陇海大院、王宽对大爱情怀的践行引人深思、砥砺前行。

  大道至简。胡佩兰之所以让我们感动,是因为她对医者职业道德的朴素认识和坚守。她常告诫学生说:“只能让医生等病人,不能让病人等医生。医生的职责就是看病,没有了病人,你还当什么医生?!”她形成了习惯:不管病人再多,不看完决不下班!

  在颁奖典礼上,胡佩兰说:“当医生的第一堂课是医德课。医生最开心的事是看着一个个病人带着痛苦而来,经治疗愉快而去,当医生不能想发财,办医院不能总想着‘钱钱钱’。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人人可为。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一辈子做好事,陇海大院的街坊邻居做到了。“陇海大院能感动中国,肯定是因为坚持啊!”高新海说,大家几十年真情相守,对他这个残疾人像亲人一般照顾着,让他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

  滴水穿石,善行亦如是。岁月流淌,陇海大院作为一种精神依然在传承和延续。有很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融入了陇海大院,守望邻里、扶危济困。

  “做好事不难,善行不在于大小,真心实意去做就行。”王宽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卖唱养孤就是出于农民朴实的良心,不帮助他们我心里不安。”从北京领奖回来,王宽基本上都没闲着,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去医院捐助病人、接福利院孩子来家过年、筹划为癌症患者募捐……“我是老党员,又是艺术家,要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为人民服务。”今年75岁的王宽说,“对我来说,爱,一直在路上。

   让感动潮涌中原

  在“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主持人白岩松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开展了14届,河南当选了13次。”河南人频频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成了一种现象。原因何在?

  “‘感动中国’用‘感动’作为标准来彰显大爱和善行,河南人屡屡当选,我认为跟河南的厚重文化有关,传统文化中仁义、道德、慈孝等人文精神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文化基因的作用,在当选者身上化成了自觉行动。”有学者指出。

  “‘感动’人物评选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人文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传承,要弘扬主旋律、正能量、有时代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契合时代、才能感动人、引发广泛的社会共鸣。”河南省文明办相关负责同志说。

  据了解,我省自2005年起开展“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社会各界参与热情高涨,11年来,共有约2000万人次通过信件、短信、网络参与投票。至今已评选出104名“感动中原”人物和8个团体,充分展示了河南人的正面形象、河南人的伟大精神,释放出了强大的榜样作用和感化力量。

  “‘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是改进典型宣传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下一步要更好地发挥‘德’的作用、激发‘善’的力量,更好地‘摆好位、把住魂、搭好桥、立榜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文明河南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道德环境。”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说。(记者 闫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