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07.11.2016  18:37

做长期稳定合作共赢的好伙伴

——在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2016年11月5日,里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尊敬的库钦斯基斯总理,

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里加,与各位新老朋友一道,共同出席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16+1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跨区域友好合作的创新举措,也是中国与欧洲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16+1合作”年年都有新成果、新气象。尽管近几年全球贸易低迷,但中国与16国进出口贸易仍逆势上扬,今年前三季度达430亿美元,同比增长4%。双方投资和产能合作势头迅猛,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对中东欧国家投资增长近90%,双向投资累计达70亿美元。一批标志性的合作项目已经完成。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双方直航线路增加到6条,双向旅游人数突破100万人次。

5年来,“16+1合作”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共同努力,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长期坚持。

一要平等协商、互尊互助。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尊重各自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在合作中始终坚持友好协商,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二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最稳固,着眼共同发展的合作最能持久。“16+1合作”始终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不是单方面让利,而是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商业化原则,发挥各自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实现双赢与多赢。

三要开放包容、携手同行。我们始终强调“16+1合作”是中欧合作的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中欧已就“一带一路”建设与欧洲发展规划、国际产能合作与欧洲投资计划、“16+1合作”与中欧合作对接达成重要共识,欢迎域外国家结合具体项目开展三方合作。“16+1合作”不排斥第三方,越来越多的观察员参加我们的会晤,体现了开放性、包容性。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16+1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也有利于欧洲平衡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四要联动发展、共创共享。“16+1合作”注重共同参与,相互借力给力、互促共进,使每个国家在合作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连带效应和集成效应。我们注重彼此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对接,加强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使合作导向与各国需求之间、规划与实施之间、项目与融资之间形成联动。我们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探索新模式,不断开辟新领域、搭建新平台、催生新成果。

女士们,先生们!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远不及预期,全球贸易处于30年来最严峻的时期,各国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今年9月在中国杭州成功举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强调努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两大引擎,确保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提供惠及更多人的机遇。中国愿与中东欧国家一道,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势,合力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既为自身发展提供动力,也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我们要扩大双向贸易规模。大力营造良好的贸易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海关、检验检疫沟通协调机制,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中方不追求对中东欧国家的贸易顺差,愿意进口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和适销对路的工业品,欢迎中东欧国家企业到中国参加各类展会,推介产品和品牌。也希望相关国家在市场准入、商务签证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为中国产品和企业进入中东欧提供更多便利。

——我们要加快推进互联互通。中方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愿意推动匈塞铁路和中欧陆海快线早日建成,打通纵贯中东欧地区的交通大动脉。支持亚欧之间运输通道建设,增加中欧班列数量,在中东欧国家设立更多物流中心,进一步提升中东欧国家在亚欧大陆桥中的枢纽作用。

——我们要深入开展产能合作。中方愿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产业园区和技术园区,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合作,帮助中东欧国家提升工业化水平和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有成熟的、技术水平和配套服务良好、性价比高的优势装备和产能,中东欧国家有加快工业化的需求,西欧发达国家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把三方的优势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多赢和共赢。

——我们要创新金融合作模式。我愿向大家宣布,去年我在苏州领导人会晤时提议的16+1金融控股公司已正式成立。金融公司由中国工商银行牵头组建,通过商业化运作从全球市场募集资金,遵守欧盟成员国主权债务规定,重点支持16+1框架下采购中国装备和产品的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项目。

——我们要挖掘旅游合作潜力。各方应进一步放宽签证政策,简化入境手续,开通更多直航,为游客观光、购物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中方期望未来5年内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旅游交流人数翻一番,不断深化人文交流,进一步拉紧双方人民的感情纽带,打造双边合作的新亮点。

女士们,先生们!

在座的企业家朋友很关心中国经济形势,我愿做简要介绍。近年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显的严峻挑战,中国经济运行一直保持在合理区间,增长速度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今年前9个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农产品供给充裕,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工业增速和企业效益、进出口、投资企稳回升,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特别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9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为近年来首次。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能够保障比较充分的就业,特别是每年能为新增的700多万大学毕业生、5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数百万农民工提供工作岗位,是殊为不易的。这为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能够战胜各种困难,保持稳定增长并加快转型,靠的是什么?概括起来说,靠的是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内在发展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没有实施“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各种政策工具的创新和优化组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加力增效,以大幅度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以补短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中国政府负债率在主要经济体中是比较低的,中央政府负债率为16%左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较大空间。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我们坚持不松不紧的政策取向,广义货币(M2)一直按照增长13%左右的预期目标在调控,并没有超发货币,9月末M2同比增长11.5%,同时,综合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传导机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我们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去年以来中国新增市场主体平均每天超过4万户,其中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今年前三季度增加到每天近1.5万户。同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传统产业,我们一手抓改造升级,一手抓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全年化解钢铁、煤炭产能任务的80%以上,市场供求和企业效益有所改善。迅速成长壮大的发展新动能对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增加就业等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三是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随着国内外多重困难传导叠加、交织影响,一些风险隐患也在显现。对此,我们统筹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综合施策,目前风险总体可控,不会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我们正在深化金融改革,积极稳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多策并举逐步降低非金融类企业杠杆率。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总体保持稳定,但也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我们将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我们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中国来讲,最大的风险是不发展。只要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各种风险隐患将会在发展中逐步得到化解。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足、回旋余地广,完全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现在6.7%的增长形成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增长10%的增量,一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经济体的经济总量。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总额将达8万亿美元,利用外资总额达6000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7200亿美元,出境旅游超过6亿人次。中国的市场是开放的,而且会越来越开放。这必将为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女士们,先生们!

拉脱维亚有句谚语,“原地踏步就是退步”,中国也有类似的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各方要凝聚共识,携起手来,努力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共同迎接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