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两会】河南可否建个“经济智贸区” 让外地人才能够“智力参股”

27.01.2018  08:01

人才的争夺,是城市之间的巅峰对决,有政协委员建议设立“河南经济智贸区”,建立非物质的经济模式将人才的“智力”为河南所用。

【观点】

我们不可能请到所有人才

能否换种“引智”思路

2017年,郑州抛出“史上最强人才政策”,开封、洛阳对于引进人才,也是各有策略。

近些年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城市群”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新支柱,也让郑州乃至河南变得更有吸引力。

省政协委员王湛明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虽然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创办了经济区、自贸试验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人才逆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北上广”与沿海一带仍然是商家与人才首选的栖息地。

“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巨头都请到我们的‘客厅’。”王湛明说,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思想,开创一种新的“引智”模式,将人才“留住”,彻底完成将“人才逆差”转变为“人才顺差”的伟大壮举。

人才最可贵的就是它敏锐的创新能力和强大的创造力。

既然我们通过建设经济贸易区、自由港等这些实际物质模式吸引了一部分商家与人才,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建一些非物质的经济模式将人才的“智力”为我们所用,从而间接地实现“人才回流”,补齐内陆省份“人才逆差”的短板?

【建议】

建立河南“经济智贸区”

通过合作共享智力

王湛明建议,河南可以效仿“自由港”“自贸试验区”的模式,创建我们河南的“经济智贸区”。

比如说,在“中原千人计划”“名校英才入豫计划”“海外引智计划”等人才工程的框架上,开创人才“智力”贸易模式,人才的引进不再局限于人的“物理式”引进,而是一种“化学式”引进。

此外,不管你是名校的团体,还是世界500强的团体,我们将通过贸易共享“智力成果”。

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机构,负责与省外或境外的高端人才团体建立“智力”贸易商约。同时,在各地市设分支点,负责把本土企业的项目需求进行分类汇总报送总部。总部再将项目需求发给在“智贸区”有贸易商约的团体,通过团体竞标、立项、中标。

为稳定“智贸区”智力贸易团体的长期合作,我们必须给完成项目成果的团体以“红利”。就是作为私人团体,如果积极参与项目研发和建设,可以不在河南工作,甚至不在中国工作。

只要你参与的项目是成功的,是有经济效益的,就可以在一次交易基础上,让你长期享受项目“红利”。具体期限可以具体协商,但贸易商约必须注明此条。因为这是“智贸区”能够存在的基础和吸引“智力团体”长期合作的基础。

当然,智力项目可以是技术创新,也可以是管理创新,只要有效参与,就能享受“红利”。

河南商报记者 宋晓珊 李江瑞 王乔琪 高云 陈诗昂

【责任编辑:张怡 】
河南自贸区新入驻企业2.3万余家 官方拟申建自由贸易港
   中新社郑州1月26日电 (记者 李志全)从2017年4月1日挂牌至当年底,河南自贸试验区新入驻企业23623家,注册资本3175.中国新闻社河南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