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河南印记乌鲁木齐篇:丝绸路上奏新曲

28.05.2014  10:18

   新印记

  初夏,乌鲁木齐红山公园。

  红山公园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中心,于1985年5月正式开放。山上有一个眺望平台,平台前有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十几幅画面,描述了新疆的风土人情与历史传说。

  在这里,一幅画面引起我们的注意,茫茫沙漠里,一队骆驼满载着物品,跟随的人群看不到尽头,人群中不乏身着中原服饰的商人。

  这记录的是古丝绸之路的盛况,画面将历史拉回千年之前,也将千里之外的河南与此地联系在一起。

  另一处展现古丝绸之路的地点在新疆丝绸之路博物馆。

  该馆与乌鲁木齐市繁华的商业中心新疆国际大巴扎毗邻。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精美的丝绸、金银器等艺术品,领略了古老的西域汉唐风韵,和其中透射出的遥远的中原文明之光。

  乌鲁木齐是丝绸之路西域北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里,古丝绸之路上的河南元素熠熠生辉。

   新诠释

  丝绸之路之于乌鲁木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早在2006年,乌鲁木齐市就召开了“丝绸之路新动力”高峰论坛。

  在此次高峰论坛上,交通界和物流界与会专家针对新疆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丝路”发展新动力的概念,而所谓的新动力就是指物流运输。

  物流运输,应该是丝绸之路的商业核心价值,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很有意义,尤其是现在,物流显得更加重要。

  河南人也早已从中看到机会。

  河南能源新疆国龙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峰2011年来到新疆,他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派到新疆公司的干部之一。

  国龙贸易公司在2009年成立,当时的业务就是给集团公司做内部供应。后来,河南能源新疆公司董事长贾修启提出,贸易公司要做大做强,要对外展开贸易。随后,国龙贸易业务扩大到化肥、焦炭、钢材等领域。

  实际上,国龙贸易从2013年下半年起就开始着手国际贸易,尤其是与和新疆毗邻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贸易往来频繁。公司将中国一拖集团的农机出口到哈萨克斯坦,从吉尔吉斯斯坦进口甘草,还准备将洛阳轴承的产品出口到巴基斯坦等国家。

  周峰说,能够将这些产品出口到这么多国家,得益于这边的口岸多。

  而在运输环节,以前主要是依靠公路运输,现在则转为铁路运输。这些线路,有些就是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只是运输工具不再是马匹和骆驼,而是汽车和火车了。

  物流促进发展,这在丝绸之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河南企业紧紧抓住了这个发展机遇,在古丝绸之路上开拓疆土。

  河南能源新疆公司自2008年进疆以来,进军多种行业,缴纳的利税连年增长,截至目前已累计纳税近20亿元。

   新融合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有一个村子叫河南庄。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杜保全口音、习惯与河南人没有区别。

  杜保全说,河南庄有3343人,5个村民组,村民几乎全是河南人。多年前,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从河南来到新疆,在这里扎根。如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务农,一部分人则融入城市各种行业。

  河南人、河南企业、河南品牌,在乌鲁木齐处处可见,而且享有好口碑。

  去年9月,河南省副省长李亚率河南代表团赴疆参加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并考察河南援疆工作。在此次博览会上,河南企业共签订了29个经济合作项目,签约金额282.17亿元,主要涉及能源开发、机械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种植及深加工等。河南在签约省市中名列前茅。

  随着河南与新疆越来越多的经济合作,河南企业与河南人的良好形象已经深深植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河南元素也在这里大放异彩。(记者 杨万东 尹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