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等地开始"机器换人"

27.03.2015  11:17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5日讯近日,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问题要用新思维去解决。面对用工荒的问题,东莞等地已开始大规模机器换人计划,这一方面是企业本身的转型,另一方面也为发展智能机器人带来巨大的商机。机器人到底能否取代人口劳动力?机器人换人计划是否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网友们就此展开热议。

      点赞派: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

      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浏览大量跟帖发现,多数网友对机器换人持肯定态度,认为中国的制造业产能过剩,而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无可厚非。机器换人的做法体现了发展的新常态,经济的大变革。网友“G小灏”发表微博说,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个工人的工作每天都是相对重复固定的,使用机器人能够提高生产力,解决部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网友“冷暖之山”也对机器换人的做法也表示认可。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而产业升级和创新产业科学技术是基础。对此,网友“犀利如厮的六零后崛起”建议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机器实现工业的升级换代,分流出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甚至还有网友建议将机器人推广到其他更多领域。

      担忧派:机器人抢走我们的饭碗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对机器换人的做法不看好甚至表示担忧。“不是所有的工艺都适合机器人,并且使用机器人的成本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分摊,甚至成本会更高。”网友“行色烟斗”说。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将机器人运用到部分产业中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些社会因素。网友“浏览器”发帖说,农业高度机械化从技术层面来说二十年前就可以实现,不推行的原因就是考虑到农民会失业,这或许会成为不稳定因素。科技固然是个好东西,但要在合适的空间和时间才能推行。

      网友“岆夜伝説”、“多重结构纳米材料”也对机器换人可能带来的就业问题表示深深的忧虑,认为机器人会抢走大家的饭碗。

      专家:人应该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机器换人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才能得到解决?对此,人口学专家易富贤在其微博中说,劳动参与率将不断下降,失业率将更高,大量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更不敢结婚生子。从日本和欧洲的情况来看,劳动力越负增长,失业率(尤其年轻人)越高。但是,如果机器取代人,而人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那么社会将不断发展。(毛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