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犯罪学专家齐聚河南警院共议弱势群体犯罪问题

08.05.2014  19:31

近日,河南省犯罪学研究会“弱势群体犯罪及其政策反思”研讨会在河南警察学院召开,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皮艺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张远煌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的张荆教授,南京大学的狄小华教授、卜安淳教授等国内知名犯罪学专家应邀参加。副院长、省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师维出席研讨会并致辞,省犯罪学研究会秘书长余强教授,省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朱营周教授等参加,研讨会由省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翟英范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专家们就弱势群体的概念与内涵、弱势群体犯罪的原因以及弱势群体犯罪的防控,进行了深入的观点交锋和思想碰撞。皮艺军分析了先赋弱势和后天弱势的联系,前者主要由生理原因造成的,后者主要由社会的、制度的以及集体无意识等原因造成,其中社会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弱势群体会引发马太效应,使弱者更弱。同时,由于“弱势群体”外延的广泛性和丰富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应采用枚举法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但要注重枚举的全面性。张远煌指出,由于优质资源有限和制度安排不合理的原因,造成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对立。近年来因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致使新的弱势群体产生的观点,得到在场专家的认可。
  
  弱势是一个相对的、可变的、开放的概念,社会的弱势群体现象是难以避免的。要充分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弱势群体家庭,顶层设计上要注重矛盾化解机制和诉求表达机制,赋予弱势群体一定的救济途径,并通过加大福利力度、富人救助穷人等措施进行二次分配,防止弱势群体固化、标签化,成为与会学者达成的共识。张荆指出,刑事实践中的处罚对不同群体具有差别性,应考虑公平性。在法定的前提下,可适当向弱势群体倾斜。张远煌指出,弱势群体犯罪跟街头犯罪是有区别的,要酌定情节、避免矛盾激化,刑事介入要相当谨慎。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年轻学者王瑞山和袁梦,围绕“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政策的检讨”进行实证研究,公布了一系列统计数据,并引发学者关于“前科报告义务”能否废止、民间组织如何发挥政府与民众间的缓冲作用等话题的研讨。
  
  

(河南警察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