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桂两省区农民代表与国务院智囊对话 农业供给侧改革,他们这样说

14.03.2017  10:40

  3月13日,“农业供给侧改革”两会访谈在位于北京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中心举行。(记者 郭宇 摄)

  3月13日下午,设在北京河南大厦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中心里,一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共同策划,由大河网、广西日报客户端执行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两会访谈通过两家传媒集团的众多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这是一场充满创新和务实精神的特殊对话。

  创新,在于6位嘉宾的组合。3位河南团的农民代表:濮阳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辉县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沈丘李寨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2位广西团的农民代表:苍梧县山坪村党支部书记祝雪兰、田阳县新立村党总支书记罗朝阳。和他们对话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第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伍振军。两省区多地、村支部书记和国务院智囊,这种对话组合此前鲜有。

  务实,在于对话主题紧贴农村实际,对话过程中共享经验、各有所获,访谈结束后迅速结对子、谈合作,共奔致富路。

  你怎么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连成的答案是“要不断地改改改,啥效益高就种啥”;李士强认为“农产品要精细化、要围绕城市需求走”;裴春亮表示“村里的领头羊思路要解放,走一步看三步,跟着市场走”。广西的罗朝阳总结为“农产品的结构要调整、品质要上去、品牌要跟上”;祝雪兰的回答是“要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产品、特色产业”。

  伍振军听得频频点赞,“各位虽然都在基层,但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却丝毫不亚于我这个研究员,你们是最生动的实践者。

  在伍振军看来,两省区多地的做法,其实都融会贯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层次中,即:农业内部的结构性调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中国农产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如裴春亮、罗朝阳都提到的改种植基础作物为经济作物,就属于农业内部的结构性调整;而李连成在西辛庄村从种植蔬菜,到做电光源再到如今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从种植业到服务业,就是一二三产业转换的最佳案例;李士强所在的亿星实业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就是让本地的农产品走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

  伍振军坦言,这是他参加过最有趣的访谈,能一次与五位村支部书记对话,了解两省区各地情况,实在难得。(记者 方舟 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