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三五”攻坚创新转型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近日正式发布。"十三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走出创新驱动发展新路,为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全国前头、走向世界前列奠定基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制度规范,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市人民生活更美好。
回顾过去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上海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任务目标,为上海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五年,国内国际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正如纲要所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冲刺阶段,也是创新转型的攻坚期。面对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深刻变化,上海加快推进创新转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刻把握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改革中释放制度新红利,在开放中激发改革新动力,在创新中打造发展新引擎,在转型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正因如此,建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被放在了上海"十三五"奋斗目标的第一位。同时,纲要提出,到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在"十三五"期间对制造业占比指标有所要求的省市。这是因为,从国际经验看,产业空心化是许多大城市面临的发展"陷阱",而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是科创中心的载体,能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能促进我国向世界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迈进。另一方面,"四个中心"建设同样与创新密不可分。纲要明确提出,上海要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为此,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以人民币产品市场建设为核心,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人民币产品市场建设;拓展金融市场开放度;提升金融机构体系活力;优化金融中心发展环境。其中包括,"探索开展人民币衍生品业务和大宗商品服务创新"、"大力发展新兴金融市场,促进股权托管交易市场、贷款转让市场、票据市场等发展。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加快推出商品指数期货、商品期货期权、碳排放衍生品等交易"、"积极培育资金与财富管理机构,打造上海财富管理中心"等具体目标,意在拓展金融市场开放度,提升金融机构体系活力,激发发展新动力。具体来说,"预计到2020年,上海金融市场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25%左右,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15%以上。"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未来五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五年,我们惟有创新转型,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方能攻坚克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贡献应有的力量,也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