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大与一家民企探索"研究院" 共同发展

26.03.2016  14:31

东方网3月21日消息:真是稀奇,一家民营企业居然把它的研发部门建到了大学———不久前,江苏康缘药业(简称康缘)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署协议,双方决定共建上海中医药大学康缘医药研究院,并配套成立一家推进技术转移的有限公司,地点就在校区里。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突破“产学研用”结合上的机制体制障碍,让中医药走出“深闺”,在大健康产业中发挥独特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正在探索一种全新模式。

学校企业联手吸引高端人才

康缘为什么把企业的研究院建到大学里来?上海中医药大学产学研结合办公室负责人姚广涛道出原委———他们要与中医大联手,将看中的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顶尖研究人才,以及具有转化潜力的高新技术和成果,吸引过来。

康缘瞄准的中药数字化提取技术,是业内公认的大热门,人才十分紧缺,而国内最顶尖的人才则集中在浙大和清华等重点高校。企业也曾尝试过高薪招揽,不过有人不愿离开大学,也有人不愿意离开北上广等大城市。

同样的人才困境也摆在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面前。当前学科越来越讲究融合发展,想吸引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光靠学校编制显然吸引力不够。为了共同目标,一个高校企业协作共同体应运而生。

新公司的运营和研发经费全由企业承担,对双方都中意的高层次人才,中医大提供学校编制,合作公司配套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这样一来,科研人员既可以在熟悉的高校环境中开展研发工作,又与市场紧密结合———由于企业的介入,研发的项目从启动到转化路径清晰明确,科研人员不再“闭门造车”,成果转化水到渠成。

从简单结合到深度融合

从产学研合作到深化产学研联盟,建立产学研共同体,搭好台、铺好路,

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中医大逐渐摸到了促进成果转化的实践门道。大学牵头与康缘药业、复星医药、上海地产、凯宝药业等行业优势企业的合作渐入佳境,逐步形成了中药新品研发、互联网医疗、医养结合、中医大健康等领域的市场化合作模式。

深度融合的协作共同体也在改变企业科研经费的投放方式。以前企业往往是以横向课题的方式与教授合作,在投入上显得小心翼翼,加之医药研发周期很长,随时可能遇到研发瓶颈和风险,如果企业心思“活络”一点,双方的合作很难持续下去,研究人员也很难通过最终成果拿到协议好的收入。

当结成利益共同体后,企业变得“慷慨”起来。姚广涛说,为了筹建上海中医药大学康缘医药有限公司,康缘先投入注册资金3000万元,另投入10年8000万元额度的研发资金,科技人员还可以同时享有研发成果收益。短期合作变成了长期合作,产与学的两头变成了荣损与共的“一家人”,科技人员再也不用担心转化问题。

学校的作用就是搭平台

中国科协公布的一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显示,尽管有六成的科技人员愿意创业,但仅有2.5%开始创业。姚广涛认为,科技人员的优势在研发,短处在市场,学校就是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为科技人员搭好平台,让他们扬长避短,呈现出最擅长的一面。

为了鼓励更多教授走向市场,中医大明确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及技术经纪人奖励制度,对校内外促进转化的机构或个人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中介服务费,学校(院)的职务科技成果完成转化的,项目完成人可取得70%收益,另外还设有专利奖、新药研发奖等多种类别奖励制度,特殊贡献者还有特殊奖励。

在中医大和上海地产、上海万科合作开办的养老地产公司,以及中医大与绿谷集团成立的中医诊断仪器公司,都能看到中医大的老师。中医大专门为科技成果转化制定相关政策,学校保留3%的编制额度专门用于支持教师流动。

灵活的政策,让中医大能调动更多的资源进行协同创新,姚广涛表示,现在在创新平台上,已经不只有中医大教师的身影,还有来自其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专家力量,甚至是其他专业背景的教授,大家瞄准开发中医药宝库的目标共同前进。

责任编辑:王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