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业运行分化 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调整中稳步推进。”这是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对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趋势基本特征的判断。
在7月24日举行的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他认为,从工业生产角度来看,虽然增速比往年略有放缓,但工业运行已趋于平稳,并开始有所回升。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8%,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9.3%回落0.5个百分点,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对于下半年的经济走势,郑立新表示:“我们判断下半年社会总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外贸需求有望进一步趋稳。预计工业下半年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工业内部出现分化
虽然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这份增长却来之不易。
“与五年前、十年前相比,我们的工业经济体量已经非常大,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数量,增长的量级是不一样的,实现的难度也明显不同。”郑立新说,虽然增速比往年略有放缓,但当前工业发展的良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这在上半年经济数据中也得到印证,制造业、消费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运行都出现了积极变化。
以工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高于整个工业增加值1.1%,较上年同期仅回落了0.1个百分点。
郑立新表示,稳中有进还表现在工业企业的效益仍然保持着良好水平。
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8万亿元,同比增长9.8%,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制造业的利润增速更是达到13.8%。
“工业增幅和整个宏观经济的趋势是一样的。”国资委研究院研究员胡迟对记者说,这也和“十二五”以来前高后低的经济周期一致。
事实上,自“十二五”以来,工业增加值的目标一直在逐年下调,2011年与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目标稳定在11%,到2013年则调整为10%,而今年的预期目标增长9.5%。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工业增速放缓,与整个宏观经济下滑的大背景有关,更多是受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过剩产能所影响。
“工业经济也面临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变化带来的下行压力,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生产经营遇到较大困难。”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说,工业内部出现了一些分化的趋势,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部分高耗能行业,特别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生产增势明显放缓。
从效益情况来看,目前最困难的要属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在市场需求不足和产能严重过剩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十分困难。”他说。
数据显示,前5个月煤炭行业企业亏损面达27%;钢铁行业从去年9月份以来,钢材的价格持续下降,目前的价格已降到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大项目带动下半年工业投资
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稳增长“组合拳”,仅7月,先后召开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以及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等措施。并将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工信部。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看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投资措施,将在下半年集中显现,拉动工业增速继续回升。
“工业投资作为四大类投资之一,直接影响工业增速。”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今年工业投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
他认为,高铁、棚户区改造、核电等一些重大投资项目,会带动下半年工业企稳回升。
据了解,今年以来经过3次上调,铁路投资金额已由6300亿元增至8000亿元以上;此外,国开行获得3年期1万亿元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将定向支持棚户区改造。
“这些大项目不仅起到稳增长的作用,同时具有民生属性。”胡迟说,我国地域范围大,发展存在不平衡,投资余地很大。
在稳增长基调下,市场信心在逐步恢复。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指数显示,制造业连续4个月回升,6月达到5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降幅也在逐月收窄。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国正在从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型。
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近一半,继续保持增速快于工业,且占GDP比重继续提高的势头。这种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个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