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渑池县:抗战老军医黄廷理的两个心愿

18.08.2015  17:44

提起黄廷理,渑池县十里八乡的人并不陌生,他不仅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军医,还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好医生。近日,笔者有幸走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抗战老兵。

黄廷理生于1930年,渑池县坡头乡城头村东观吊村人,父亲不到30岁就撒手人寰,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他们姐弟几个,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少年黄廷理生活在一个备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年代,亲身经历了东躲西藏“跑日本”的颠沛流离,从小就对“日本鬼子”充满了仇恨。

1944年5月,豫西沦陷后,党中央决定成立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由皮定均担任司令、徐子荣担任政委,广泛开展抗日救国运动,粉碎敌人“扫荡”。当时,豫西抗日根据地二分区司令员韩钧为充实战地医疗力量,在当地招收医疗学员。一方面为了有口饭吃,一方面为了“打日本报仇雪恨”,年仅14岁的黄廷理报名参军,光荣地成为一名抗战军医,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少年从军的黄廷理刻苦学习医疗技术,积极学习革命知识,坚决服从命令,和老战士一起奋不顾身,在阵地抢救伤员,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赞赏:“这个娃娃厉害,不怕死,不怕日本人!”回忆起早年岁月,老人动情地说:“可能是因为年龄小,当时我的想法并不多,但是对日本人的仇恨是打小就有的,一提起鬼子我就眼红!虽然我当时扛枪还不行,但是我想用我的双手,多救治伤员,让他们早日康复,去前线打鬼子。”

抗战胜利后,黄廷理继续跟随部队转战各地,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他先后参加了1947年10月的运城攻坚战,1948年3月的临汾攻坚战,1948年10月解放战争中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太原攻坚战,1948年6月华北军区部队及晋绥军区部队进行的晋中战役,1949年5月第一野战军西安战役,1949年8月的解放大西南战役和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抗美援朝战争等大小战役。

经过炮火的洗礼,黄廷理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医术也日益精湛。在战地医疗队,黄廷理时刻不忘救死扶伤的医生职责,救护的伤员、诊疗患者不计其数。1954年,黄廷理光荣退伍。西北军政委员会先后为黄廷理颁发了“解放西北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和“人民功臣纪念章”,中南军政委员会给他颁发了“解放华中南纪念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为其颁发了“抗美援朝纪念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他颁发了“1945—2005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等奖章和证书。

组织上为了照顾他,将他安排在渑池县中医院工作,后被任命为南庄乡卫生院院长、城关公社卫生院院长、果园乡卫生院院长和坡头卫生院院长,1983年退休后和妻子一直居住在老家的院子里,在家自开诊所,用其精湛的医术发挥余热、服务乡梓,登门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85岁高龄的他开朗豁达,身板硬朗,家和子孝,儿孙满堂。当笔者要给他拍照时,老人小心翼翼地从抽屉的夹层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纪念章和荣誉证书,把他们一一挂在胸前,自豪之情难以掩饰。老人特别怀念当年为国捐躯的战友,时常告诫家人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老人说:“虽然我是军医,但是毕竟是以后方为主,退伍后组织上对我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都很好。想起很多牺牲的、负伤致残的战友,我眼圈就会红。”临别,老人握住笔者的手反复交代,如果发现有品学兼优的老兵后人,一定要帮他联系,他愿意拿出一些积蓄,资助他们上学,出一份薄力。

“当军医是救人,搞捐助是帮人。这两个都是我的心愿。”老人的话,感动了所有来访者。(马召锋 王小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