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三贤之光”李小双,十年等待只为一个信念
初夏,北京法海禅寺,古道边,石桥旁,古柏下,记者在这里见到了“三贤之光”的CEO李小双。
第一次发出采访邀约还是在春天,那时我们便得知李小双和他的伙伴们正在构建一个全国最大规模的、和以往我们见到的大不同的佛教传统文化互联网交流平台。这个低调的年轻人以公务繁忙为由拒绝了我们。
不出意料,第二次、第三次采访邀约都被拒绝。这更激起了记者的好奇心,第四次邀约,这个幽静的寺院内,我们终于得以相见。
记者: 您之前所从事的传统佛像绘画艺术交流,在全国已经很有影响力,是怎样的机缘让您放弃了之前的事业,全心投入到现在的互联网平台的?
李小双:“放弃”这个词其实并不准确。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佛像绘画——如唐卡(工笔重彩卷轴画),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支。文化的属性是兼容并包,我只是在文化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绝非放弃以往的事业。
记者:您搭建的互联网平台名“三贤之光”,能否介绍一下这是怎样的平台?
李小双:从宜兴大觉寺云湖书院毕业后,就一直在思考我们院长程恭让教授一直强调的维摩诘经的一个重要思想:般若智慧与善巧与方便智不二,其中在现代的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要着重于发挥善巧与方便智的作用,所以我们这个平台是专注于互联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文化品牌,我们不仅为民众提供丰富、优秀的佛教传统文化,更为热爱和平、关爱生命、护持佛教、慈悲为怀的有识之士,搭建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合作的互联网开放平台,提供含文图音视频的全方位综合佛教资讯、动漫、互动应用、分享自媒体、在线佛教文化交流等服务,满足大众人群浏览、表达、交流、分享、娱乐、等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诉求,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视频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与随时随地随身的服务。
记者:三贤之光这个名字很有深意,这其中包含了怎样的寓意?
李小双:中国是自古出圣贤的地方,上下五千年儒释道三家的贤者比比皆是,三又有生万物的寓意,我们希望从古至今圣贤们的光明能向航灯一样照耀我们,所以取名为三贤之光。
记者:有人说传统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是这样吗?
李小双:传统文化用筐做比喻其事不够恰当,筐的感觉是束缚,传统文化是大海,准确讲是智慧的大海,不管你是哪里来的水,黄河水,长江水,小河小溪水,无论天上水地下水都能被海纳百川,圣贤的智慧也是如此。
记者:佛教文化的未来在哪里?
李小双:我坚信星云大师讲的,佛教的未来在青年里,在生活里。
记者:把传统文化搬上互联网的人很多,你做的有什么不同?
李小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服务传统文化,而不把传统文化变成互联网化。
记者:都在谈互联网+,你认为文化的未来是互联网吗?
李小双:文化的未来是教育,教育离不开互联网,因为这是善巧与方便智之一,离开了与时俱进你就和时代脱离了,我们是要在保持传统的情况下不断的创新方便,而不是一昧的打破传统。
记者:中国文化圈都在关注三贤之光平台,可以说这是你们的营销手段吗?
李小双:很多圈内人都说我们的营销手段很高明,事实上,平台从构想到搭建,几个月以来我们没有用任何所谓的营销手段。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因为某种原因一直在蛰伏,但国家的政策在向好,人们对优秀文化的渴求在增强,我们只是顺势而为,做了该做的事情。感谢我们的国家,感谢这个大时代。
记者:平台还未全部上线,三贤之光已经制造了很多舆论热点。
李小双:我觉得我没有制造什么热点,我们的团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说了该说的话:比如漫画:“一空哥”的故事,上线当天微博阅读就达到17多万,微信1万6千多,后面我们还要推出人间讲坛,打开互联网视频这个通道,让优秀的文化能更直接更有效的服务大众,我对自己的理解永远是一个修行路上的小学生。佛教文化产业不是商业渠道,三贤之光更不是,我们只是脚踏实地,把事情做好,把服务做好,把人做好,仅此而已。
记者:你觉得人们之所以期待三贤之光平台,是因为什么?
李小双:首先我自己就是“人们”,我知道在富足的生活之外,人们渴望精神生活的圆满。有句话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力量。”那什么是信仰?我觉得信仰是敬畏,是平等。
记者:你对三贤之光的未来抱有怎样的期望?
李小双: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信仰,在这个物质极度发达的时代,希望我们三贤之光这个平台能为 广大的群众提供优质的佛教文化资源,让佛教文化多元化,精准化服务于大众,让更多的人享受信仰带来的福利。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