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考驾照有望三科连考 学车不必非得去驾校
无论是对要考驾照的人,还是已经有驾照的人,昨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都有不少好消息。根据国务院深化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意见》对驾考报名、驾校教学、驾照补办等流程均做了重大修改。
【考驾照看这儿】
学车不必非得去驾校
《意见》中称,“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非经营性的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这意味着,将来学车不必非得去驾校,而是能自学,自学用车也不必非是驾校的教练车,而是可以自己准备车辆。当然,为了安全,《意见》也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就是允许个人使用加装安全辅助装置的自备车辆,在具备安全驾驶经历等条件的随车人员指导下,向公安机关免费领取学车专用标识和驾驶证明后,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学习驾驶,并直接申请考试。
解读:总体来说,自学要有符合条件的车、有随车人员、有从公安部门领取的东西,在指定的地点、时间自学。值得一提的是,自学人员在学习驾驶中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随车指导人员依法承担责任。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其实目前我省郑州等地也存在“驾照直考”,费用也比驾校要低不少。郑州市一家驾校的负责人说,一直以来自考驾照面临的是学习和场地双重问题。这次《意见》中,则恰恰针对这些实际难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几个科目可以连着考
《意见》提出逐步推行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二)和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科目三)一次性预约、连续考试,减少考生往返次数。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合格后,考生要求当天参加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的,应当予以安排。所有科目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履行必要的手续后,应当在当日向考生发放机动车驾驶证。推行考试过程档案电子化,提高考试工作效率。
解读:
“这个意思就很明显了,将来几个科目可以一起约、连着考,推行后当然会节省大量时间。”郑州一驾校负责人说。
至于《意见》中提及的“实行自主报考”一项,省公安厅方面介绍,我省已在今年9月起在安阳试行个人自主网上约考,并即将在全省推广。
不过,一位驾校教练还认为,将来驾照自学直考推广了,可能也不会给驾校带来大的冲击,经过数十年发展,驾校在培训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系统和流程,在软硬件水平方面均不是自学所能达到的。“当然,驾校和教练也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计时收费学得快花钱少
颇受关注的驾考费用方面,《意见》中明确提出“实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也就是改变驾驶培训机构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的模式,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的服务措施。实行学员自主预约培训时段、自主选择教练员、自主选择缴费方式。试点学员分科目、跨驾驶培训机构参加培训。
解读:
也就是说,到时驾校将不再像现在这样,一次性预收学员全部费用。
郑州市郑东新区一家驾校的负责人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目前驾校采取的是捆绑收费模式,学员一次性把钱交清,直到拿到驾照。“将来,可能会采取一种打包计时的方式,按小时收费,学员在时间上会更加自由,到那个时候,考生学得快、用的学时少,就花钱少。学得慢,就会花钱多。”
【老司机看这儿】
将来驾照丢了
不必来回奔波折腾
《意见》中提出“实施驾驶证异地申领和审验”。放开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异地申领限制,考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学习培训、报名考试、领取驾驶证,满足流动人口申领驾驶证需求。允许在全国范围内异地补换领驾驶证、参加驾驶证审验、提交体检证明。
驾照被注销
符合条件可直接考试
《意见》提出,对驾驶证被注销等有驾驶经历的人员,年龄、身体条件等符合重新申领驾驶证法定条件的,可以不经学习直接申请考试,各科目考试合格后予以核发驾驶证,但驾驶证被吊销或被撤销的除外。
【还有好消息】
建更多社会考场
《意见》中提出“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考试供给能力”。鼓励建设使用社会考场,有序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考场,积极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使用社会考场。公安机关要坚持公平竞争、公开择优的原则,依法通过公开招标等程序选定社会考场,不得无偿使用。
推进考试业务下放
另外还要大力推进驾驶人考试业务向县级下放、延伸。积极推行市(地)级公安机关向县级公安机关派驻考试员开展考试工作,委托有条件的县级公安机关承担小型汽车驾驶证考试工作,方便群众就近考试。
提高驾照国际认可度
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驾驶证互认换领工作,逐步扩大驾驶证互认换领范围,提高我国驾驶证国际认知认可度,满足我国公民出境驾车需求。
重点来了
好措施什么时候能享受
《意见》中提到的工作目标是:
2016年上半年,部署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工作,明确各项任务推进步骤,启动重大改革事项试点;
2017年,总结试点经验,深入推进改革实施;
2018年,完成改革重点工作任务。
《人民日报》报道称,根据这个时间表,如果你所在的地区被选为试点省市,2017年就有望享受到这些福利政策。
对于全国大多数老百姓而言,2018年就可以不同程度地享受《意见》中提出的这些改革举措了。至于哪些地方是试点省市,试点省市中是否有河南,河南商报将在今后继续予以关注。河南商报记者李江瑞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