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面临新挑战新机遇

19.01.2015  11:08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挑战和机遇并存。我省“三农”工作面临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特征更鲜明。我们要勇敢迎接新挑战,在变化中捕捉机遇、逆境中创造条件,扎实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天花板”和“地板

  【会议传真】经过多年持续提高粮食价格,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继续提价遇到了“天花板”。

  与此同时,国内农业生产要素价格还在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刚性抬起,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保障农产品供给将越来越难。

  【延伸阅读】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我省面临的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更重。如何突破“天花板”和“地板”的双重挤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农业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创新获得制度红利;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生产方式,优化结构,更好地利用资源。

   两道“紧箍咒

  【会议传真】经过长时间的持续高强度开发,生态环境约束和资源条件约束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两道“紧箍咒”。

  【延伸阅读】要走出这个困境,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

   短腿”和“短板

  【会议传真】农业还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

  【延伸阅读】目前,我省还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农村。到2020年年底只有6年时间,要实现农民可支配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很紧,任务艰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化”建设中的“关键变量”,直接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必须尽快补齐。

  三个“深刻

  【会议传真】当前,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三农”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延伸阅读】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的同时,农民组织化程度依然较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转移、农民就业多元化的同时,农业劳动力“低文化”、“老龄化”、“女性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出现“双巢”“双栖”的生活方式,农村“空心化”趋势加剧。

  面对这些深刻的变化,既要看到进步,又要看到制约,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记者 党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