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董事长王健林:中国不缺文化需求 缺的是有效供给【图】
2014年被认为是万达文化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万达广场超过100家,“汉秀”、电影乐园等文化产业项目备受关注,此外,万达还成功在香港上市。12月20日,“汉秀”在武汉首演之际,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接受了媒体采访。
问:“汉秀”还未开业,市场反响就已十分火爆,请您谈谈“汉秀”为什么会受欢迎?
王健林:“汉秀”花了5年时间打磨,融合了高科技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取名“汉秀”,往小里说是武汉,往大里说是汉族,往历史上说是汉代。对于这个秀,导演弗兰克·徳贡说过这样的话,“汉秀”演出后,世界上就再没有其他的秀了,他的意思是“汉秀”超过了世界上所有的秀,包括他自己过去十几年设计的秀。
关于文化产业,我认为如果只是传统地拍电影、演话剧,很难持续发展下去,要真正发展起来需要不断创新。万达的做法是:第一用科技解决;第二靠投资,大投资才有大收入,当然还有其他几个方面,“汉秀”就是这样产生的。从目前来看,这个项目的回报很好,今年8月开票,只用了3个星期,明年6月30号之前的票就全部卖完了。
目前中国人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很大,但缺少有效的供给,中国需要文化创新产品。“汉秀”的火爆,更加反映了市场的需求。
万达一直致力于文化创新,现阶段做得更多的是融合,与科技的融合、与旅游的融合等。万达更大的追求是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我们正在寻找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
问:从第一个中央文化旅游度假区到“汉秀”和电影乐园,您为什么会把这些对于万达意义重大的项目放在武汉,未来在武汉以及湖北其他地方还会有哪些投资规划?
王健林:在商言商,武汉这个城市本身有消费需求,良好的回报是我们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湖北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项目。万达在武汉已建、在建的项目投资额超过800亿元,同时在湖北其他城市也有项目在开发。
问:除了房地产,万达一直在开发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其他项目。一个多月前,万达宣布投资500亿元建设广州万达城,辐射范围包括珠三角和香港。珠三角一直是香港迪斯尼乐园的重要客源地,广州万达城建成以后,与香港迪斯尼乐园将存在客源竞争关系,您如何看待这种竞争?
王健林:万达不仅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现阶段,我们正在进行全新的转型。今年以前,万达的主要收益还是来源于房地产。根据房地产的开发周期,我们认为它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结束。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和研究,万达转型的方向是文化、旅游、金融、电商。我们有非常明确的计划,近期会正式宣布。
在广州建万达城,说实话,就是为了跟香港迪斯尼乐园竞争。在过去200年的历史当中,我们很多人形成了一个思维模式,觉得什么都是西方的好。广州万达城将来建成之后,大家可以从入园人数、销售额等多个指标来比较万达城和迪斯尼乐园。不仅广州,我们在无锡打造的项目,也是要跟上海迪斯尼乐园竞争的。如果做得好,我们将来也可能直接去国外投资建设主题乐园。竞争是必然的,没有谁可以垄断,无论是行政垄断还是市场垄断,都不可能永远持续。
问:万达现在有100多家购物中心,您如何看待电商给购物中心带来的挑战?
王健林:电子商务现在增长比较快,对线下有一定的冲击,这是事实。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要分析清楚对哪些产业有冲击,电商只是对“提袋购物”有影响。中国现在的消费市场总额超过25万亿元,其中“提袋消费”占1/3, “非提袋消费”占2/3。万达转型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在多年前就提出要求,万达广场的“提袋消费”要降到50%以下,现在就更少了。接下来,我们还要建文化商业综合体,娱乐和餐饮项目将占到80%,这个比例越大,受电商的冲击越小。
面对电商的冲击,还有一个应对方式,就是自己开发O2O电子商务模式。比如万达电影乐园里面的游玩项目,最长排队时间可能达到3个小时,如何缩短排队时间?万达电子商务公司做的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排队系统,顾客可以网上下单,根据排号顺序,灵活安排游玩时间,免去排队的麻烦。
其实,这两年,网上购物的增长速度也在呈现下降趋势。面对电商冲击,需要积极主动地创新,而不是被动地去迎合,否则最终迎来的是死亡。
问:今年您60岁,是退休的年龄,但是现在来看,您依旧充满活力,请问您的动力从哪里来?
王健林:确实有很多人到这个年龄就退休了,但是还有很多七八十岁的企业家一直在工作。其实这是人生定位的问题。我还有梦想要实现,就是要把万达打造成世界超级企业,成为一流的跨国企业,大致是总资产到1万亿元,收入到6000亿元,国外收入占比达到20%,到那一天我有可能就退休了。鉴于目前还没有达到我的目标,所以我还在身体力行地奋斗。
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去设计创新产品,跟万达集团的研究院一起工作,设计创新产品以及测算产品落地后的投资和收入。
责任编辑:赵文佩